学习书法最绕不开的,就是“书圣”王羲之,早在魏晋之前,书法界推崇篆隶、碑作,拙质肃穆,灵动性不强,而王羲之全面创新,融入魏晋“风流雅士”的风姿,采用绞转笔法,极尽变化之美。
![]()
比如著名的《兰亭序》,卷中出现21“之”,但是没有一个姿态、技巧类似,字字不同,各逞美态,着实令后人震撼,除了笔法精悍、灵活,王羲之的艺术境界、风貌,也颇为深远。
![]()
其字暗含“中庸之道”,气脉虚和悠远,如李志敏所言:“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如此高深境界,令人品之不竭,回味无穷。
![]()
从古至今,迷倒无数学者,疯狂临摹其字,可惜王羲之的真迹稀少,篇幅还普遍短小,不利于系统把握,好在古人有先见之明,制作《圣教序》、《十七帖》等,系统性、篇幅长的法帖。
![]()
而这其中最精悍的一部,并非上述作品,而是唐宋时期,参考《兴福寺半截碑》、《兰亭序》、《圣教序》,以及传世手札,编撰的巨幅字帖——《行书道德经》。
全卷共计5162字,体量相当于16部《兰亭序》,内容之浩瀚,技法之完备,不夸张的说,足以改写书法史,同《圣教序》一样,此帖编制的十分精细。
![]()
卷内每个字的排布,经过深思熟虑,笔锋、结体能够对应,保障前后气脉畅通,衔接自然,犹如王羲之亲笔所写,而且此作涵盖4000多字异性字,以及1000多个相同字。
![]()
当然相同字的笔法、结体等处理,均有不同,有的尖峰入纸,姿态灵动飘逸,有的顺锋直入,体势端庄,略有楷书笔法,呈现醇和古雅之象,字字独具特色,可谓将王羲之笔法、风姿,一次性展现清楚。
![]()
况且对比《半截碑》等作品,此帖保存完善,字体完整,笔画清晰,每个细节详尽,可学到最精准、最完整的王羲之笔法,甚至可以说,这幅《行书道德经》足以改写书法史,学习“王字”,掌握古法,拥有这样一部法帖足矣。
![]()
而今,我们对王羲之《行书道德经》,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经折装,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