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最高法近日发布4个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不仅为人民法院统一法律适用,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依法审理同类案件提供了裁判指引,更释放出护航民营企业的鲜明信号。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鲜活生动、条分缕析,强调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无论是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时,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还是支持个人作为原权利人的合法诉求,坚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法律地位平等,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参考性。通过发布依法再审纠正涉企错案,还当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以公道,示范意义重要而深远。
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经济素来是国家经济发展活力的晴雨表。民营企业家群体,“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为中国经济拓展了无数可能,也共享着发展红利。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掣肘,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落实和服务供给的短板需要进一步弥补。以法治护航,为民营企业“撑腰”,特别是解决企业家权益保护不充分等问题,维护的是市场经济健康秩序,也是给整体经济发展鼓劲加油。
经济越发展,越离不开法治。这些年,从促进法律出台到规范涉企执法,从强化司法保护到倡导诚信守法,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积极强化法治供给。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中国的位次大幅提升。当然,“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下,全球经济竞争激烈,国内高质量发展任务紧迫,更要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普法宣教,及时纠正错案,回应的是社会关切,也提供了最宝贵的信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提供足够的确定性,让企业和企业家心中有底,自然愿意大胆地闯、踏实地干,创造更加生机勃勃的春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