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刘旭强 每经编辑:刘艳美
近日,内蒙古出台《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25—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在这份事关内蒙古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磅文件中,对包头的着墨尤为显著——
统筹城市化地区发展,进一步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呼包鄂乌高质量发展;
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重点打造包头市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加快发展高端稀土功能性材料,将包头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作为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包头头顶“进步最快的GDP百强市”光环,眼下正经历增速“换挡”。
今年前三季度,包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9%,以毫厘之差结束了连续60个月的两位数增长。
从整体经济情况看,今年以来,受制于工业增速减缓和固投增速回落,包头GDP增长势头明显放缓,也为这座工业重镇“回到历史最高水平”的目标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面对挑战,在新的布局之下,包头如何进一步打开经济增长通道?
增速“刹车”
2024年,包头GDP达到4575.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增速持续领跑全国百强城市。
不仅如此,从总量上看,2020年至2024年间,包头GDP从2769.7亿元到4575.1亿元,连续跨越3000亿、4000亿两个台阶。其间,在全国GDP百强市排行榜单上,包头位次不断前移,从百名开外冲至第72位。
工业是包头增长的核心动力。作为一个以铁矿石等资源起家的传统工业城市,包头曾被誉为“草原钢城”。“十四五”期间,包头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如今已拥有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四个千亿级产业。
在此基础上,今年初,包头高调喊出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的目标。
今年1—8月,包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分别高于全国(6.2%)、全区(5.9%)4.2和4.5个百分点。至此,包头规上工业增加值已连续60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然而,进入9月,已持续五年的强劲增势,首次出现“刹车”迹象。
![]()
今年前三季度,包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这一数字虽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却终结了包头持续60个月的两位数增长。
一路高歌猛进的包头为何会“慢”下来?从整体经济指标的变化中,能更清晰地看到增速回落的脉络。
今年以来,包头经济增长的压力逐步加大。上半年包头GDP增速还维持7%的相对高位,到前三季度降至5.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上半年的15.1%大幅滑落至前三季度的3%。投资减弱,叠加工业增速回落,进一步放慢了整体经济增长的势头。
就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包头要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GDP增长8%左右,压力着实不小。
“尽管包头近年来经济增长令人瞩目,但产业结构偏重的特征也十分明显。”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指出,包头这种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面临着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长期挑战。当工业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波动或投资端出现阶段性调整时,经济增速便容易受到直接影响。
面对增速放缓的压力,10月31日,包头全区经济形势分析会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用足用好今年最后两个月时间,多想应对冲击的办法,多做迎难而上的工作,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决战六十天。
重返“高峰”
除了短期冲刺,还要谋划长远。
今年9月,包头在谋划“十五五”目标任务时,再度强调要“回到历史最高水平”。
拉长时间来看,包头GDP的全国最高排名是2010年的第41位,而近两年全国排名在70位开外,距离“历史最高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要弥合这段距离,包头需先找到“重返”的核心动力。
众所周知,包头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
图片来源:包头新闻
早在2023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就提出,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数据显示,包头稀土储量占全国83.7%、全球37.8%,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与此同时,近年包头主动拓展新能源赛道,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也异军突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份产业积淀已转化为具体的竞争力。在稀土领域,包头全市稀土企业达270家,较“十三五”末增长超50%,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成国内首个稀土产值过千亿城市。
绿色硅产业则成为包头“新增长极”,依托“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包头吸引光伏龙头企业,构建完整光伏产业链,现为全球最大单晶硅生产基地之一,单晶硅产能占全国25%以上。
如当地媒体所述,两大产业的突破,让包头构建起“世界稀土之都”与“世界绿色硅都”双轮驱动的战略格局,也让“重返高峰”有了可落地的产业路径。
今年前三季度,包头稀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较上半年提高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6.9%。
但包头并非毫无隐忧。
包头市政策与改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解红撰文指出,包头市企业创新能力面临严峻挑战,2023年科技体检数据显示,包头8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仅为23%,平均每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不足3项,创新基础薄弱。
主因在于,包头长期形成的资源依赖型产业体系,使得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本地头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技术、设备等创新要素开放共享机制尚未充分激活。
就在近日,包头市委专题会议研究全市“十五五”相关工作时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扩大稀土、装备制造等领域创新平台优势,加快补齐新能源等领域创新平台短板。
区域协同
放大视野来看,在内蒙古新一轮区域规划中,包头被摆在重要位置。
上述《纲要》明确提到,要统筹城市化地区发展,进一步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呼包鄂乌高质量发展。
今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部片区会议召开,也对呼包鄂乌四个城市在全区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寄予厚望。
这一系列省级战略布局,为包头发展指明了方向。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8月13日,包头市委书记陈之常在调研全市交通工作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全市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0月10日,陈之常带队到内蒙古交通集团、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座谈时,再次表示交通建设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其中,高铁是关键抓手之一。
![]()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包头至银川高铁包头至惠农段已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标志着包银高铁距年内全线开通的目标更近一步。除包银高铁外,包头还计划通过包鄂高铁和呼包高铁建设,构建联通银川、西安、呼和浩特的“T”字型高铁格局。
“通过高铁建设强化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联系,包头能更好地发挥其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在城市群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陈耀认为,“T”字型结构将使包头从过去相对偏僻的位置,跃升为呼包鄂连接京津冀、关中平原、兰西三大城市群的关键节点,对其产业优化和城市能级提升的作用显著。
更为深远的是,交通升级将为包头产业转型开辟新路径。
“高铁网络的建成,使包头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北京、西安等中心城市的科技资源和人才支持,服务于本地工业体系升级。”陈耀分析,现代物流、金融、科技研发等领域将率先受益于高铁带来的要素流动便利化,推动包头产业向“轻型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型。
陈耀进一步表示,包头若能抓住“十五五”关键期,借助高铁打通对外通道,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加快产业转型,有望保持经济增速,实现排名的进一步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