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
![]()
![]()
□本报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刘晓婷 吴杰 摄影报道
包头市2025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观摩和实战演练日前在石拐区五当召通用机场举行。本次演练通过多维度的战术课目和高科技装备应用,展现了“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所淬炼出的强大应急救援硬实力。
演练模拟真实森林火情发生后的完整处置流程,紧扣“打早、打小、打了”的救援原则,依次从应急响应启动、火情侦察研判、实战扑救处置、火场清理终结等四大环节展开。队员熟练操作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枪、二号工具等传统装备,灵活运用分段扑救、以水灭火等战术,全程指令传达顺畅,力量调集迅速,展现出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
高科技手段的充分运用,为智慧救援提供了强大助力。演练中,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化身“天眼”,凭借长达6小时的续航和50公里的通讯半径,对广袤林区进行高效巡查。其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与AI算法,能穿透烟雾精准定位火点,构建起“卫星热点—无人机核查—地面处置”的智慧响应闭环。
与此同时,F2000型大载重无人机则担当“空中爆破手”,根据侦测数据精准投掷灭火弹,对人员难以接近的陡坡、险段火源实施精准打击,有效实现了“人火分离”,提升了扑救安全性。护林直升机、消防机器狗等科技装备的协同出场,共同勾勒出一幅立体化、智能化的现代灭火作战图景。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为传统“人防”赋能,为“物防”升级,大力引入“技防”手段,锤炼队伍“有火能扑、扑火能灭”的实战能力,全力保障当地林草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