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通讯员 钱旭升
阅读提示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义乌入境外商超46万人次,同比增长20%。由于不少新涌入的外商对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涉外用工规则不熟悉,义乌国际贸易领域涉外劳动争议案件也在明显增加。
“之前我们不太了解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在用工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在近日举行的浙江义乌国际贸易涉外劳动争议普法宣传活动上,尼泊尔籍外商王子表示,自己回去后会对照制度要求逐项核查,“该签的劳动合同、该交的社保,一个不落”。
这场精准对接外企用工需求的普法宣传活动,正是义乌聚焦涉外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助力外企规范用工的重要举措之一。
跨境贸易通达全球,“世界超市”活力不减。作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数量破万的县级市,义乌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经贸往来,吸引了超2万名常驻外商。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入境外商超46万人次,同比增长20%。
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义乌扎根,涉外劳动纠纷明显增多。今年6月,义乌设立浙江省首个国际贸易涉外劳动争议仲裁庭,随后又推出“以外调外”涉外解纷工作法,打造“洋娘舅”调解仲裁队伍,旨在为涉外劳动争议处置提供多语言、专业化、便利化的调解仲裁服务,实现涉外劳动争议一站式、专业化解决。
数月已过,国际贸易涉外劳动争议仲裁庭是如何化解涉外劳动争议的,外籍调解仲裁队伍又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记者赴义乌展开实地调查。
在企业管理中碰到新问题
2024年12月,《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要全面承接新一轮扩权赋能事项,深化外国投资人来华工作便利化改革,打造近悦远来的国际“创业创新之城”。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义乌外商带来了大量的国际订单,本地企业则依托完善的供应链快速响应、深入对接,这种“引进外资—促进出口—带动内资—吸引更多外资”的循环模式,成为义乌市场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
然而,由于不少新涌入的外商对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涉外用工规则不熟悉,义乌国际贸易领域涉外劳动争议案件也在逐年增加。
“涉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的相关案件占比约为45%,还有很多案件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有关。”义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刘晓坚说,在当地,“未签合同”“加班工资核算不清”“解除劳动合同程序不当”成为三类突出问题。
跨文化沟通壁垒及法律适用困惑,进一步加剧了纠纷处置难度。
巴西籍商人阿卜杜勒因对中国劳动法律法规理解不够透彻,未与员工吴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此后,该员工提出支付欠发工资及“二倍工资”诉求,双方各执一词,多次沟通协商均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我们更习惯进行弹性管理,但中国法律对工作时长、工资报酬有具体的规定。”阿卜杜勒坦言,“语言不通以及维权理念差异,让普通劳动纠纷很容易升级,不仅消耗大量精力,还会影响生产进度。”
记者了解到,在义乌,涉外劳动纠纷的平均处置周期明显长于一般的劳动争议,部分复杂案件甚至会拖延数月。
“现有劳动争议解决渠道专业化服务力量不足,跨部门协同联动不够顺畅,不仅导致处置效率偏低,外商满意度也不高,这些已成为外资企业安心扎根、稳步发展的‘绊脚石’。”刘晓坚说。
“以外调外”快速化解纠纷
事实上,早在2013年,义乌就成立了全国首个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创“以外调外”调解新模式。今年6月,义乌将这份涉外服务经验拓展至劳动争议领域,设立全省首个国际贸易涉外劳动争议仲裁庭,7月又聘任了全省首批外籍兼职仲裁员,为当地国际贸易涉外劳动纠纷处置提供多元化服务。
在江浙文化中,一些善讲公道的长者往往会被称作“娘舅”。所以,这些外籍调解仲裁人员也被亲切地称为“洋娘舅”。
俄罗斯姑娘修沙是当地一名涉外劳动争议兼职仲裁员,也是首位担任此类兼职的外籍人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她,如今担任义乌一家贸易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对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较为熟悉,也处理过数起涉外劳动纠纷。
“有了这个新身份,我可以发挥我的优势,帮助更多在中国的外商朋友解决问题。”修沙说。
前不久,印度籍商人尼罗斯所在的贸易公司发生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一位刚刚离职的员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及出差补贴,义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随即受理该案件,但由于双方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存在较大的争议,案件未能成功调解。
义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随后启动涉外劳动争议调处工作机制,安排涉外劳动争议调解员参与调解。
“调解员和我来自同一个国家,十分亲切,沟通起来毫无障碍。”尼罗斯说,这种“以外调外”的模式不仅打破了语言壁垒,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纠纷得以快速化解。
给外籍人才吃下“定心丸”
“每年约有200名留学生从学院毕业,大部分选择留在义乌创业就业。”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吕君表示,国际贸易涉外劳动争议仲裁庭的设立,彰显了义乌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为外籍人才在义乌扎根发展吃下“定心丸”,同时可以引导他们在创业起步阶段就规范经营行为,大大提升了创业成功率。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该仲裁庭已受理涉外劳动争议案件36件,其中成功调解29件。
“调解是纠纷处置的重要环节,但要实现标本兼治,还需各部门聚焦源头,以预防性举措从根源上降低涉外劳动争议发生概率。”义乌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科长邱旭东说。
针对外企用工的高频痛点,仲裁庭还编制了《义乌市企业规范用工问答手册》《涉外劳动仲裁指引》等材料,对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等核心事项进行解读。
“手册将每项步骤都写得很清楚,还有中英文对照的条款模板,企业招人、用工都有了‘参考书’。”阿卜杜勒说,现在他的企业已建立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考勤制度,员工满意度明显提升。
今年9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新一轮义乌市扩权赋能改革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国际贸易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扩权赋能改革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涉外劳动争议处置新机制的建设,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积极探索研究与国际劳动争议处置机制接轨,不断提升义乌涉外劳动争议处置专业能力及涉外劳动关系治理水平。”义乌市人社局副局长吴群伟说。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