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鲜出炉的化学诺奖颁给了“金属有机框架(MOF)”这一开创性研究。这项听起来高深莫测的技术,其实就像用分子积木搭建微型宫殿,而建造这些宫殿的三位建筑师,分别是北川进、罗布森和亚吉三位科学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项顶尖研究的起点,竟源于一项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任务——制作教学模型。那么,这项看似不起眼的临时杂活,是如何点燃一场化学革命,并最终登上科学最高领奖台的?
![]()
灵感萌芽
1974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讲师理查德·罗布森,接到了一项平平无奇的教学任务。系主任斯特兰克斯希望他为一年级新生的化学讲座,制作一套大型木质晶体结构模型。
这不过是很多讲师教学准备中的常规工作。当然,罗布森没有敷衍,而是一丝不苟地投入其中。他精确计算了代表原子的木球上应钻的孔洞角度,以便用木棍准确连接出分子构型。然而在组装过程中,一个更深层的思考在他脑海中浮现:
真实分子世界中,原子或离子本身具有特定的化合价与配位倾向,这正如木球上预设的孔位。那能否利用这种天然的化学吸引力,让分子像积木般自动组装成预设的宏观结构材料?
![]()
这个构想在他脑海中酝酿了十余年。直到1989年,他才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论文,将理论付诸实践。
他选用了I价铜离子作为结构节点,搭配具有四个腈基臂的有机分子作为连接杆,成功构建出内部充满有序空腔、结构类同钻石的晶体——这就是金属有机框架(MOF)的雏形。
![]()
不过,这项研究在当时并未立即引起轰动,许多同行认为这类结构脆弱,实用性不高。但罗布森并未止步。1990年,他又通过一个关键实验证明,这种新材料孔道中的离子可以被置换出来,同时外部的其他离子也能迁移进去。
这意味着,物质可以自由地进出这个“分子房间”,而框架本身保持不倒。他在论文中前瞻性地指出,这类材料有望用于催化等领域,为后来者清晰地勾勒出了一片充满可能性的新天地。
![]()
体系建立
有前人开拓,就有后人跟进。在罗布森的开创性工作之后,MOF领域迎来了两位重要的推动者——日本的北川进与美国的奥马尔·亚吉。
1997年,北川进团队成功创新性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金属三维有机框架。该材料在完全脱除内部水分子后,仍能保持骨架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坍塌。这座结构稳定的“分子大厦”还可逆地容纳甲烷、氧气等气体分子,为解决早期MOF材料结构脆弱的难题提供了关键突破。
北川进一步指出,MOF与传统沸石等多孔材料的本质区别在于其高度的可设计性与独特柔性。某些MOF材料在吸附或释放分子时,能像呼吸般发生可逆的膨胀与收缩,这为开发智能响应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
在北川进于日本潜心夯实MOF基础的同时,在大洋彼岸美国的亚吉为这个领域构建了一套更为系统的“建筑学”理论。
1995年,他在首次提出了“金属有机框架”一词为该领域正式命名。1999年,他研发的MOF-5震惊学界:这种立方体框架不仅结构稳定,更拥有巨大的表面积比——一茶匙MOF-5的内部表面积完全展开可覆盖整个足球场,且能在300℃高温下保持稳定。
![]()
但亚吉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设计法则。这套法则为化学家如何用“乐高搭积木”的方式,来组合想要的分子构筑单元提供一套系统化的设计与合成方法。
从此,化学家们告别了“碰运气”的合成阶段,可以更有目的地去设计和建造功能各异的“分子大厦”。而MOF这一最初被学界认为“实用性不高”的领域,终于显露出它作为一片广阔新大陆的无限潜能,只待人们去探索和开垦。
![]()
应用曙光
这种材料究竟有哪些实际用途呢?
以团队开发的MOF-303材料为例,可以将其看成一种“分子海绵”,它可在低温夜晚,主动从空气中捕捉水蒸气。在白天,阳光提供的热量又可以让这块“海绵”将收集到的水释放出来,凝结成纯净饮用水。这为干旱地区获取水源提供了一种充满希望的全新思路。
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MOF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像CALF-20这样的MOF材料,因其孔洞大小和化学环境经过精心设计,好比一种专属“海绵”,可优先、高效地吸附空气中的CO2分子,而让其他气体通过。
![]()
在工厂和发电厂的排放端,可以用这种更节能、成本更低的方式捕获CO2。事实上,这项技术已早走向规模化应用,如2023年在我国新疆的风城油田碳捕集项目,就利用了MOF技术来回收CO2,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同类设施之一。
在能源领域,MOF也为氢能应用扫除着一个关键障碍。氢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却因其易燃易爆、难以储存和运输而受限。
![]()
而MOF材料内部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空间,使其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储存大量的氢气,就像是一个微型的、极其安全的高压气瓶,这为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从这些应用中我们不难看出,MOF研究已经超越了基础科学的范畴,正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可持续、更清洁的未来。
![]()
结尾
罗布森当年认真对待那份看似平凡的工作时,恐怕也没想到会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而MOF的发展历程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告诉我们,有时候改变世界的不是多么宏大的计划,而是对日常工作的用心思考和持续探索。
如今,神奇的MOF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饮水、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全新方案。科学的魅力不就在于此吗?它让看似遥不可及的诺贝尔奖,最终化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悄悄改善着每个人的生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