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2025年10月底,中国数学界迎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瞬间在学术圈炸开了锅,“34岁女数学家两天连夺两项国际大奖,塞勒姆奖与ICCM金奖收入囊中!”
![]()
王虹绝对可以算的上数学界的“传奇”,她不仅攻克了困扰数学界百年的难题三维挂谷猜想,还“改写”了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的历史,让人们不由的对这位“半路出家”的天才肃然起敬。
北京大学的学术报告厅内,早早就坐满了人,有研究生,有博士,甚至连“韦神”韦东奕都连续多天端坐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听着这位90后女数学家的讲座,王虹站在讲台上,穿着素色衬衫,语速平稳地拆解着“挂谷猜想”的证明逻辑。
![]()
这个由日本数学家1917年提出的难题,核心是“能否找到体积任意小的集合,让单位线段在其中任意旋转”,百年来难倒了无数顶尖学者。
连斩两座大奖
34岁的数学家王虹在两天内连续斩获两项世界级数学大奖,其中包括ICCM数学奖金奖和2025年塞勒姆奖,这两项奖被视为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风向标”,消息一出来,让整个学术圈都惊叹不已。
![]()
10月27日王虹在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荣获ICCM数学奖金奖,这个奖项是由丘成桐先生发起,与菲尔兹奖一样,平均每三年颁发一次,而且它只授予45岁以下的数学家,所以有着“华人菲尔兹奖”的美誉。
历史上有十位塞勒姆奖得主最终获得了菲尔兹奖,包括天才数学家陶哲轩,他于2000年获得塞勒姆奖,2006年即荣获菲尔兹奖,在获奖名单公布后,陶哲轩也第一时间向王虹表示了祝贺。
![]()
这还不算完,仅仅一天后,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官网宣布,王虹荣获2025年塞勒姆奖,该奖设立于1968年,专门表彰在傅里叶分析或相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
“半路出家”的数学天才
“半路出家”的数学天才王虹,1991年出生在广西桂林沙子镇的她,父母都是普通中学老师,但谁也没想到,当初这个不起眼的女孩能在未来的数学界掀起令人震惊的“巨浪”。
![]()
王虹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天赋,五岁就跟着父母学完了一年级课程,小学直接跳级读二年级,后面更夸张,六年级又再次跳级升入初中,不过最令人震惊的是她16岁那年就以653分的高分考入北大地球与空间物理系。
不过一段时间后,她觉得还是想转到数学领域深耕,当时身边人都觉得她疯了,但没想到这一次却是“龙归大海”,彻底让她找到了自己的领域,她凭着一股韧劲,硬生生跟上了进度。
![]()
而且在北大求学期间,王虹已经在学术上展现出巨大潜力,她在刘张炬教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经典Hodge理论和度量空间上的Hodge理论》,并与他人合作证明了2+1维波动方程的Sogge局部光滑性猜想。
不过2011年毕业后,在法国深造时,她却曾一度怀疑过自己的数学天赋,那段日子成了她的“迷茫期”,在后来采访时她表示那时自己一直挺迷茫的,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研究数学,甚至真的停了半年数学去学建筑了。
![]()
但谁也想不到这个曾想转行的姑娘,后来竟啃下了数学界的 “硬骨头”,今年2月她和加拿大数学家约书亚・扎尔联手,用127页的论文破解了困扰学界百年的三维挂谷猜想。
从投影理论入手,先假设反例存在,再一步步推导得出矛盾,彻底终结了这个难题,不过王虹在数学界的精彩表现,也让大家想起了我国的另一位青年数学家韦东奕。
北大“扫地僧”
北大“扫地僧”,说起被称为北大“扫地僧”的韦东奕,他第一次被大家所熟知,其实源于一段街头采访,镜头里的他穿着朴素外套,手里拎着馒头和矿泉水,面对话筒略显局促。
![]()
当时的韦东奕表示,自己是北京大学数学系14级研究生,没有参加高考是保送的,要知道作为最高学府之一的北大,保送机制可是非常严格的,选的每个人可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
而这也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就追问他,“您觉得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数学呢?”但他却非常直白的表示,“不知道啊,反正主要是感兴趣吧”,后来他还非常腼腆的给将要参加高考的学子们送去了鼓励“加油!欢迎到北京大学”。
![]()
韦东奕也是公认的数学天才,高一高二连续两年拿国际奥数满分金牌,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包揽四项金奖,他的“韦方法”还被写进教材。
可即便如此,面对同行的精彩成果,他依然以最谦逊的姿态认真学习,这种态度与王虹的钻研精神同样动人。
数学天才的首次“碰撞”
最近他却因为王虹的讲座,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攻克百年数学难题的王虹回母校开讲,台下第一排坐着的竟是韦东奕,就连田刚院士等权威人士,也出现在现场。
![]()
甚至讲座结束,韦东奕还向前靠近王虹,听她和学生讨论数学问题,手里依然攥着标志性的矿泉水瓶,从流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王虹在左侧讲课,韦东奕站在右侧的PPT演示幕布前若有所思,显然已经进入了深度思考状态。
而且这场讲座结束后,两位数学天才还进行了正式互动,尽管两人研究方向不同,但一聊起数学难题就停不下来,好像打开了话匣子,旁边学生想插话都没机会。
王虹的持续突破,让公众自然联想到同为北大数学系出身的韦东奕,两位同样优秀的数学学者,虽然研究方向不同,却有着相似的“天才成长轨迹”,共同构成中国青年数学界的“双子星”图景。
![]()
今年10月27日和28日,王虹接连拿下ICCM数学奖金奖和塞勒姆奖两项世界大奖!消息传开后,网上充满了各种称赞和祝福的声音,甚至不少网友赞叹说王虹是再破“天花板”了。
今年韦东奕与团队更是在《Forum of Mathematics, Pi》发表论文,解决了超临界散焦非线性波动方程的爆破问题,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尽管两位学者的研究领域不同,但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王虹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力更高一筹,她已被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聘为终身教授,成为该机构成立70余年来首位女性终身教授。
![]()
结语
从王虹的小镇逆袭到韦东奕的低调深耕,表明学术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深耕,唯有保持虚心才能不断前行,在这个需要创新与突破的时代,这样的学术态度远比奖项本身更有力量。
而他们的经历也告诉我们,没有“天生学者”,成功之路也绝非坦途,所有的“辉煌”都是不断努力和坚持的结果,因为真正的强大,从来都是既能突破自我,也能欣赏同行。
![]()
相信王虹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热爱数学的人发奋图强,期待日后有更多的“王虹”、“韦东奕”出现,带领中国学术走向更高的领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