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6天砍下4.3亿票房,从第一天开始排片和票房占比就断层领先,豆瓣评分稳定在8.6。虽然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以下简称《鬼灭之刃》)确实是这个档期最大爆款,票房、口碑双第一。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鬼灭之刃》退票率大涨,上座率持续下降,截至发稿上座率仅1.3%,后续电影票房增速将明显放缓,最终票房会止步于6亿多。
我对日漫始终提不起兴趣,中学时同桌每天看《灌篮高手》《1/2乱马》,我只读金庸;《鬼灭之刃》我没追过番,也没看过剧场版,完全是出于好奇,想知道这部电影何以如此成功?决定还是买票看一下。
![]()
![]()
为了避免完全看不懂,看之前尝试看了下动画剧集,只看了炭治郎一家被灭门,他救下变成鬼的妹妹祢豆子,就没再追了。
或许是因为完全没有期待,《鬼灭之刃》的观感完全超乎预期,看的过程中多次在心中默念,怎么能这么强、还能这么玩。直至看完倒吸了一口凉气,幸亏《哪吒2》上映早,要是晚于《鬼灭之刃》(比如2026年春节档上映),很难拿到150多亿的票房。
![]()
完全路人视角,我没有办法很深入的解读电影,只能从我的角度谈一下对电影的理解。
以及尽管我依旧不喜欢日漫和日本动画,但最后还是要客观理性的说一下,《鬼灭之刃》为什么值得中国动画电影人学习,甚至这应该是饺子导演必看的一部作品。
回来查询资料方知,《鬼灭之刃》的电视动画片从2018年至今已推出4期合计50多集,此外还有剧场版《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如今上映的这一部已经是第二部剧场版,剧情承接的是电视动画第4期“柱训练篇”。
编剧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观看门槛。以我只看了炭治郎救下变鬼的妹妹、对这个系列只知道是人鬼抗衡的粗浅了解,都能大概理顺电影剧情。
所谓“无限城篇”,指的是杀鬼战场为没有边际、随时变化的无限城,鬼杀队里的蝴蝶忍、我妻善逸、炭治郎和义勇两个人对抗几个上弦,组成了贯穿电影的几场大战。
看《鬼灭之刃》门槛不高,但绝对有等级之分,像我这样的路人观众只能看到并理解以上剧情主干,其他旁枝末节,特别是每一个主角的前史看不出太多感觉,对大量出场的边角料角色也无法兼顾。相信漫画粉和剧集动画粉丝会有更深理解。
可即便看得很粗浅,还是觉得《鬼灭之刃》做的真棒。
这部电影,复杂和简单共存,暗黑血腥和热血中二并重。
![]()
只要跟着无限城打怪的剧情主干沉浸到电影里,就能收获全程激战的爽感。《鬼灭之刃》没有丝毫铺垫和前情回顾,上来就是无限城里不知多久会触底的跌落,之后就是一番接一番的杀鬼大战。故事框架明确、叙事简洁不拖沓,电影用最简约的剧情和结构让路人观众有不错的体验。
复杂在于出场人物极多,导演用眼花缭乱的细节填充超过150分钟的片长,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两方面。
一个是所有打斗动作的设计,够炫酷且有内在逻辑,比如琦窝座出招时图案是雪花,和他的身世相对应;师兄弟二人人鬼殊途,你死我活的搏杀,与二人成长遥相呼应,弟弟只学到第一招,哥哥则会其余六招,搏杀和回忆穿插,增添戏剧张力且能引人共鸣,最后的反转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另一个是要表达的主题,岛国拍动画真是放得开,完全不顾及作品是不是应该有教育性和价值导向,《鬼灭之刃》是典型的成人动画,努力模糊善恶,出现的恶鬼,都有不幸的童年、得不到爱的家庭,或自暴自弃、或遭到威胁,最终沦为恶鬼,于是电影的观感不是正邪对立,琦窝座的结局,反而让人感到惋惜。
再说暗黑血腥,屠杀、吃人、血浆喷射这些在《鬼灭之刃》里频繁出现,还有一些很露骨的血腥表现,比如刀剑扎进眼球、拳头怼进眼窝、头被砍之后生出新的头颅,但边缘看上去像是人的脑子或堆积在一起的肿瘤……
![]()
这些画面距离生理性反胃一步之遥,远超让人瞠目结舌的尺度。但同时电影又不乏热血中二元素,比如琦窝座和恋雪,《鬼灭之刃》和其他日本动画相似,不怎么玩弄人性,角色的喜恶直来直去,简单易懂、清澈透明。
说完观感,再结合《哪吒2》来聊聊,为什么我会倒吸一口凉气,以及这部《鬼灭之刃》到底有哪些值得学习之处。
把两部作品放一块不是拉踩,也不是捧高岛国动画贬低我们自己的作品。单纯是因为《鬼灭之刃》不同于宫崎骏、新海诚的传统二维动画,能充分感觉到每一帧都在花钱、每个细节都尽量做到最好,是走在日本动画领域最前沿的作品,制作成本不低;
而《哪吒2》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标杆,也是少有的走出国门、在北美以及其他国家也取得不错票房成绩的优秀作品,二者对比有实际意义。
从票房来说《哪吒2》仅国内就154亿人民币票房,折合21.3亿美金,要远超《鬼灭之刃》,票房成就更高。
从制作来说,《鬼灭之刃》显然更专注、更纯粹,电影的创作重心始终落在剧情铺排、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上,技术应用只是辅助,有一些细节,为了凸显要表达的重点甚至会简化制作,比如显示“柱”位置时,无限城变成了简单的线条;
![]()
相比而言,《哪吒2》想给的太多、导演想要的也太多了,无论是人物、剧情还是画面呈现都努力超越前作,导致有太多炫技的成分、太多可有可无的元素和桥段呈现,反倒影响了主题表达,不那么对味儿和纯粹。
时至今日,中国电影不管是动画技术,还是相较好莱坞的工业发展,其实已经没有太多差距了,技术也不再是影响创作的壁垒,主题表达、创作理念、创意实现才是。如果饺子导演在《哪吒3》能尽量在剧情和桥段上像《鬼灭之刃》这样做减法,整体观感肯定会比《哪吒2》更好。
另一方面是音乐的运用。《鬼灭之刃》的音乐实在出色,而且和剧情、节奏配合近乎完美,配乐贯穿全片,覆盖到了每一场打斗,不觉得腻味也不觉得燥,而且不会喧宾夺主,充分注意和剧情的前后关联,这一点《哪吒2》相形见绌,深入的为全片定制配乐太重要了。
最后一点,是靠饺子一己之力无法实现,要靠动画公司和导演一起努力,持续性的创作积累、系列作品的运营维护、衍生品的开发推广。
看《鬼灭之刃》第一场大战时,就想到了30年前风靡全球的街机游戏“拳皇”,而漫画诞生于2016年,至今也才不到十年,如何做到全球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受众群,是中国电影人要去思考和学习的。
![]()
国内二次元、谷子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动画面对的是一大片蓝海,产业化太重要了,国内缺少像“集英社”这样专注于动漫的出版社,在衍生品的开发、销售上也要加强,希望不要等到《哪吒3》上映,饺子就能把围绕动画的衍生品市场做起来吧。
暂缓日本电影的消息传出后,也有风声说《鬼灭之刃》会在10月20日开始下映,然而影院的排片都已经到11月23日了,这很可能是电影发行方的炒作,为的是增加《鬼灭之刃》的排片和上座率。
我不能昧着良心否认《鬼灭之刃》拍的好,但还是不推荐这部电影。
一方面,除非你是漫画粉、动画剧集粉,像我这样的路人,观感确实会大打折扣,对人物和剧情理解不够,只能看个热闹;
另一方面,这样的作品登陆国内大银幕,确实会影响观众对本土动画的观感,而且再强调一下,《鬼灭之刃》是非常典型的成人动画,充斥大量血腥暴力镜头。动画剧集的片头有“建议收看年龄为16周岁以上”的提示,可国内影院没分级,肯定会有家长带孩子一起观看的情况。
从这两方面来说,《鬼灭之刃》真能下映,倒也不是坏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