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做这套书,我用了九年

0
分享至


做書按:「一本书的重生:2024-2025年度绝版再版书大赏展览」正在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展出中,展览持续到11月23日,欢迎大家来逛逛。

在策划初期,我们经常为找不到合适的展品发愁。偶然得知理想国最两年出了很多本书都是再版书,于是我们前去拜访,最终《抗战时代生活史》《银元时代生活史》《太阳的阴影》《十一个时区之旅》《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天下味》《南北看》等共18本再版好书参展,涵盖哲学、历史、医学、建筑学、人类学、新闻和性别研究。在理想国的支持下,我们的小展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理想国的编辑老师和我们讲到:为什么让书“再活一次”?因为作者有了新的思考,想与读者分享;因为我们找到了更贴切的译本,想为读者呈现;因为这个时代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经典总能给出回响;也因为,我们想用更好的设计和更舒适的阅读体验,回报读者最初的那份偏爱。好书从不真正消失,它们总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回来,重新与我们相遇。

展览上,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的三本《太阳的阴影》《十一个时区之旅》《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我们为这套书策划了一个小展览,有一天值班店员突然发现展具上多了一张旅行社销售人员的名片,后来刷到了一位小红书博主的帖子,“今天去做書的再版书展览看到有旅行社sales在这里放名片,名片放在了戴锦华的那一栏,我帮你放去《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的那里了。感觉更搭一些。”还有读者评论:“这一套看下来确实很想让人出去玩儿”。


今天我们请到这套书的策划编辑,为大家讲讲这套书重生的故事。这篇文章编辑老师起的原题目是《和卡普希钦斯基一起旅行的九年》,希望大家也都能跟着卡普去旅行。

想到很多朋友无法来到现场看展,因此一并附上此次理想国的参展书单,阅读愉快。


1 初遇:任何人都能进入的文学屋宇

今年我做了波兰作家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1932—2007)的三部代表作:《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十一个时区之旅》和《太阳的阴影:深入非洲的旅程》。从新手记者冲破铁幕的环球之旅,到呈现人类历史上幅员最辽阔“帝国”的行走,再到阳光无处不在、生命却在阴翳下延续的非洲,卡普三书问世后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和喜爱。而从开始联系版权到最终出版,整整走过了九年。


我接触的第一本卡普希钦斯基作品,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2004年波兰语版问世,到2007年英文版出版,也就是世界上更多人可以读到这部作品的时候,卡普已经逝世半年了。

大致了解他的生平之后,只觉得不可思议:诺奖提名的“世纪记者”,40多年职业生涯,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常像伞兵一样空降到难以抵达之地),亲历27次政变,40多次被拘禁……这个来自“东方阵营”的记者,长期代表社会主义波兰通讯社做报道,却凭借写作跨越铁幕,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我读的是英文版,第一印象是“好看”,文字像磁铁一样拽着人一直读下去。那是一种如今已经罕见的生动再现现实的笔力,三言两语便将精妙的感官印象送到眼前:北极圈沃尔库塔的雪山顶“喷发出白色岩浆”;夜间路边露宿的印度流民犹如“一条白色的河流”;非洲公路上的反光是一串渐次明灭的湖泊,引领旅人在青山间穿行……总是这样诗意的简洁意象,直抵情境的核心。他的语感显然属于一种悠久的叙事传统,来自一个依靠身体沉浸式体验世界,并且热衷于用“故事”分享生命的年代。

但卡普远不止“会讲故事”。他将新闻、纪实、游记、历史、评论与叙事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卡普希钦斯基式”风格:具象细节与超现实的奇异色彩交织,冷峻的洞察与温热的情感并存。跟随他不断穿越国境,切换背景,去往战场、宫殿、沙漠、雨林、贫民窟——无论是撒哈拉沙漠中与摩尔人司机分享最后一袋水的濒死之旅,还是东非小岛九死一生的海上历险,或是探访营房倾圮、沉入泥潭,创痛记忆被森林覆盖的西伯利亚小镇——你眼前好像总有一个跃跃欲试的孩童,他有绝不气馁的天真与热忱,迫不及待给你看他发现的那些“不可思议”。


读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卡普作品,一个很深的印象是,他的世界就像一座巨大的屋宇,结构深邃,空间辽阔,却有最平易的门槛,任何人都能进入其中,游览一番。这正是我最想做的那种书。

2“魔幻新闻主义”——在鲸鱼腹中描绘鲸鱼”

卡普希钦斯基首先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他比白俄罗斯记者同行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更早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拓展了新闻纪实的疆域,并把它提升至文学的高度。马尔克斯、阿特伍德、鲁西迪、勒卡雷都推崇他。波兰表彰报告文学的最重要奖项,“卡普希钦斯基奖”(The Ryszard Kapuściński Award),也是以他命名的。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说:“一波又一波难民朝一个方向涌去,逃离灾难,而卡普希钦斯基反其道而行,进入灾难的中心。”而卡普自己说:“我在一条据说没有白人能活着回来的路上。我开车去看看白人能不能活着回来,因为我必须亲自体验一切。”

这一切体验的果实,是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现场,有的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波兰评论界称之为“魔幻新闻主义”。但有些看似“反常识”“反直觉”的描写,却往往更逼近深层的“真实”。《洛杉矶时报》有一句评价,说他“以非凡的诗意、讽刺和捕捉矛盾的才华,逐层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仿佛在鲸鱼腹中描绘鲸鱼”。

在70年代天翻地覆的德黑兰,狙击手刚刚撤离,二手书商便占领街头,战场瞬间变成“快闪”书市,市民趁停火间隙买书。乍看觉得这也太超现实了,但假如没有知识在思想深处激荡,街头的对抗就不可能发生。

在永久冻土之上极寒的雅库茨克,比起春天,居民们却偏爱寒冬。他说,因为“寒冷是一种救赎”,它让环境保持严格的秩序和稳定,而春天则意味着混乱与危险,“所有东西都流来流去”……大量的这类洞察,触及了苏联最深层的逻辑与真相。

3为逝者留痕:“他们不会被遗忘,他们会留下痕迹”

在《十一个时区之旅》中,卡普秘密前往埃里温,冒险前来接应他的是一位沉默的亚美尼亚老人,他没有姓名,一直坐在哨卡附近停车场的树荫下,却是卡普在危险环境中唯一可以依赖的人。这些很容易被作为背景忽略的老者,卡普却是用描绘英雄的笔触形容他们的,“他们像冰砾一样,一动不动地栖身在这个国家的岩石景观中……他们洞察一切,无所不知。”


在《太阳的阴影》中,他写一个赤贫的乌干达男人,在熨烫自己唯一一件衬衫,衬衫上面摞满补丁,已经看不出本来的样子。但卡普是这样让我们认识这件衬衫的:“一件拼布工艺、拼贴画和波普艺术的杰作,是我们一路从坎帕拉开来的途中所遇到的那些勤奋裁缝们最活跃想象力的呈现。”

在拉利贝拉,他造访凿刻在山体内部的教堂建筑群,始建于十二世纪的建筑奇观。一个当地小男孩主动充当向导,心心念念想让这个白人看点别的东西。这一章最后在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前戛然而止——读完这部分,这个小男孩的形象也会跟随你很久。

我的一个体会是,卡普所有写作的一个原动力,似乎是对时间,对于人在时间当中迅速消逝的敏锐甚至痛楚的感受。“如果可以,你必须保存一些东西,因为人们有可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完全不留下痕迹,先从世界上消失,然后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

为那些没有机会被倾听、无法为自己辩护的人们发声,这种意识赋予他的写作一种温厚坚实的道德力量。那些处于底层的、边缘的、弱势地位的人被看见,理解,尊重。

4温和的连接:“愤怒必须与理解并存”

重新出版卡普的过程中,我常问自己:在地缘政治紧张、舆论极化的今天,他那种“温和连接”的姿态,会不会已经过时?毕竟,如今愤怒与阵营化被高度鼓励,而复杂性和灰度反而显得不合时宜,甚至可疑。

冷战时代,卡普既非西方中心的知识分子,也不是任何一级的喉舌。他来自一个帝国夹缝中挣扎过百年的民族——波兰。也许正是这种历史经验,以及对压迫与被压迫的切身体会,使得他更容易穿透意识形态的屏障,拒绝以道德二元论裁决世界,总是观察,倾听,记录,让真实的人说出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国家、阶级、政党、派系。他感兴趣的是那些复杂参差的东西,想看看在所有不同之下,联结的可能性是什么。他似乎在说,不是不该愤怒,不该有立场,而是愤怒必须与理解并存,否则它终将沦为另一种暴力。

卡普深谙混杂的政治生态,正如作家杰夫·戴尔在《太阳的阴影》后记中所说,他“能够用短短几句话清晰地描述复杂政治局势的来龙去脉”。卡普从未淡化自己目睹的腐败或暴力;他不屑于廉价的政治抒情。但对他而言,世界并非只是权力游戏与暴力的舞台,在混乱与崩塌的间隙,某种人性的秩序仍在顽强运作,而这才是真正值得凝视的东西——“这个世界充满垃圾,但突然间,诚实和人性又出现了”。正因为此,他的文字不仅是对事件的记录,更是对历史的回应,“作为回报,他总是给出他从历史中渴望的东西:一句公正的话”。

阿特伍德在《十一个时区之旅》后记中聊到了与卡普的友谊,说“考虑到他目睹过的一切,卡普希钦斯基比任何作家都更有理由悲观,但悲观并不是他惯常表达的情绪。他更常表达的是惊奇。惊奇世间竟然如此辉煌与卑劣并存。”成长于战争年代,生活在分裂的世界,亲历过二十世纪诸多残酷——如果这样一个人拒绝悲观,那就不是幼稚,而是一种英雄主义。

5漫长的抵达:“We will come back”

我们最早试图联系卡普希钦斯基的版权,是在2016年。当时,我们通过香港战地记者张翠容女士找到波兰Agora出版社,编辑Dudko女士是卡普遗孀阿丽霞·卡普希钦斯卡的友人。此后数年间,辗转多方,却始终未能找到能够直接推进版权洽谈的负责人。2022年3月,卡普希钦斯卡女士去世,这件事似乎更加渺茫。

但或许“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就在同年夏天,我们终于联系上一家瑞士的经纪公司,对方可以全权处理卡普的版权。当时正值疫情,国际信函往来极慢。就在我们与瑞士方面谈妥合约,等待返签之际,却收到卡普女儿Rene女士与经纪公司解约的消息。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

之后,在几位波兰与国内朋友的帮助下,经过一些必要的曲折,我终于联系到了Rene本人。像做梦一样,我们很快就在法兰克福见了面,并顺利谈妥了合约。那是书展的最后一天,我和同事陪Rene一起逛展。她在不同国家的展区间自如地切换各种语言,走到已经昏昏沉沉的南美展区时,她用流利的西语跟展台边的出版人打招呼(她年少时曾随父亲在南美生活),对方几乎是从座位上跳起来,俩人热络地聊天,语速快得插不进一个顿号。离开之后我问她:你们认识吗?她笑着说并没有!那一刻我忽然想到,或许卡普一生走遍世界,就是这样的风度和姿态。

Rene女士答应为中文版《太阳的阴影》撰写序言。从第一次联系版权到书籍正式出版,恰好九年。我很庆幸自己在这个行业里待得足够久,足以完成一些长久的梦想。

那天,Rene聊了许多关于父亲的往事,我们也谈到一些曾经拥有广泛影响,但因为各种原因淡出公众视野、失去一代读者的作者。临别时,她忽然平静而坚定地说:We will come back.

2025年,卡普希钦斯基终于“归来”,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惊喜。《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太阳的阴影》《十一个时区之旅》三书都已多次加印。卡普始终将译者视为他的“共同作者”,这些作品迄今得到的热烈回响,有一半归属于出色的译者:马睿、刘伟、毛蕊。

这一年来,多亏同样热爱卡普的书界朋友,我有机会加入刺猬和野山书店的读书群,与卡普的年轻读者直接交流。这些友好的共读社群带来了大量真实热烈的反馈,也成了编辑加油站,给了我和同事们最大的鼓舞:无论怎样的时代,好的内容终会找到真正的读者。


20世纪90年代初,在结束了一场伟大的世纪之旅后,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曾说:“在这场旅行中,我努力抵达时间、力量和机会允许我抵达的一切地方。”也许这九年也是一场旅行。从遥远的波兰出发,穿过时间和语言的迂回走廊,终于抵达。他的旅程没有终点,我们也仍在继续。

——理想国 雷韵

卡普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像这样重生归来的再版好书还有很多很多,以下是理想国在本次展览中的展览书目,也欢迎大家到再版书小展去翻一翻这些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老版封面 老版封面 新版封面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年:2024-3

再版原因:

阿城说:“写老上海的书,这一本最好!”一块小小银元,折射出上海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从柴米油盐到十里洋场,从贩夫走卒到奇人名流,读陈存仁这一部生活史,读的不仅是市井生活,更是世间百态,命运浮沉。

新版特色:

轻巧开本,封面采用鲜明的“森林绿”+“活力橙”配色,摩登+复古,摒弃历史类图书常见的灰暗基调——希望打开这本书的你,能触摸到那段历史岁月独有的明亮光彩。内文版式更加疏朗,字号加大,更易阅读;纸张柔软易翻阅;收录120+珍贵老照片,带你穿越时空,重返民国。

抗战时代生活史

老版封面 老版封面 新版封面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年:2025-6

再版原因:

这是一部融合个人际遇与时代洪流的回忆录,是一部让历史“活过来”的书,不是教科书里的抗战史,而是一个医生以亲历者视角,写下的1937—1945上海抗战八年生存实录。读完这本书,会发现,“苟全性命于乱世”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亲历视角+海量细节,是这本书的稀缺性所在。

新版特色:

轻巧开本,复古设计;封面采用“夜空蓝”+“烁星黄”专色印刷,隐喻至暗岁月里,始终闪烁着“抗战必胜”的信念之光。内文版式更加疏朗,字号加大,更易阅读;纸张柔软易翻阅;收录近百张珍贵老照片,历经战火的黑白影像,与陈存仁平实的老派文字相互映照,让历史变得具象可感。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老版封面(2009-5) 新版封面(2025-1)


作者: [波] 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原作名: PODRÓŻE Z HERODOTEM
译者:马睿
出版年: 2025-1

太阳的阴影

作者: [波] 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 深入非洲的旅程
原作名: Heban
译者:毛蕊
出版年: 2025-6

十一个时区之旅

作者: [波兰] 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原作名: Imperium
译者:刘伟
出版年: 2025-1

再版原因:

卡普这两部经典作品在中国大陆已绝版多年,对于新一代的读者来说,这位非虚构大师、“世纪记者”,已经是个陌生的名字,但经典作品的生命力让它们具有超越世代的能力。事实证明,它们的确触达了今天更多的年轻读者。

新版特色:

新版除了装帧设计,最大的改变是采用了全新的译文。旧版作为首译功不可没,而我们在多年后推出的新译文,试图尽量给读者们最佳的阅读体验。卡普希钦斯基将译者视为自己的“共同作者”,经过几位优秀译者的努力,新版三书上市后,译本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度。

《十一个时区之旅》除了全新译本,还增加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后记,这篇动人的文章也是进入卡普世界的一个入口。

南北看

老版封面 老版封面 新版封面



作者: 唐鲁孙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全五册
出版年: 2024-2

天下味

老版封面 老版封面 新版封面



作者: 唐鲁孙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全四册
出版年: 2024-2

再版原因:

“任何事物都讲究个纯真,自己的舌头品出来的滋味,再用自己的手写出来,似乎比捕风捉影写出来的东西来得真实扼要些。”在这个价值与话语纷飞的暧昧时代,凭借确凿的一手经验,重建一个久违的物质世界,可谓恰逢其时。

新版特色:

2024年新版“唐鲁孙全集”为简中世界的第四个版本,主要做了以下调整:增补旧版遗漏文章,并首次收录唐鲁孙次子所作家族回忆录《粉子胡同老志家》部分章节、唐鲁孙亲撰《祖先生平事略》与《家族世系表》、早年珍贵影像等珍贵材料;按照主题梳理全部篇目,将原本按照发表顺序结集的十二册作品,缉合为《天下味》与《南北看》两部:

《天下味》以谈吃为主,分为“吃在北平”“吃在南北”“吃在台湾”“海外余香”“私家食谱”“烟酒茶糖”六辑,共四册;

《南北看》:以风俗掌故为主,兼忆故人旧地,分为“少年好弄”“市井风俗”“岁时风物”“掌故逸闻”“曲艺影视”“怀往忆旧”六辑,共五册。

穿墙透壁:解剖中国经典古建筑

老版封面(2009-10) 新版封面(2024-12)


作者:李乾朗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出版年:2024-12

自2009年引进大陆以来,已经成为许多建筑爱好者的必读之选。李乾朗,作为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知音”的台湾建筑学界翘楚,30多年来深入中国各地,记录和剖析经典古建。这本书早已成为豆瓣热门建筑史图书,而这次,带着新增的21处古建筑案例和64张精美手绘图,尤其是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华严寺等,全面升级为532页,增添128页内容,色彩更丰富,图文更精致,裸脊锁线装订更方便翻阅。附赠的手绘图与古建筑分布图,带你在历史的脉络中细细品味那些久远的建筑美学。

打开

老版封面(2019-4) 新版封面(2025-2)


作者: 周濂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出版年: 2025-2

“哲学是一个动词,哲学的本质不在于掌握真理而在于寻找真理。”周濂教授以100篇生动的哲学文章打破了西方哲学的严肃面纱,吸引了无数读者。而2025年版则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修订,新增了约1.5万字,去掉了冗长的例子和不合适的词汇,使整本书更为流畅、精准。新的版式设计更加便于携带,32开小开本加活腔书脊,不仅让你在旅行途中也能随时“打开”思考的大门,还能更好地理解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的西方哲学变迁。书中带着作者独特的思维模式,打破常规的哲学讲解,你将在《三体》、理发店小妹、比尔·盖茨等元素的交织中,重新审视生活中的哲学课题。

广岛

老版封面(2014-8) 新版封面(2025-8)


作者: [美] 约翰·赫西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Hiroshima
译者: 董幼学
出版年: 2014-8

核爆余波

作者: [美] 莱斯莉·布卢姆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一位调查记者的无畏追寻与他震撼世界的广岛真相报道
原作名:Fallout: The Hiroshima Cover-up and the Reporter Who Revealed It to the World
译者:李杨
出版年:2025-2

《广岛》与《核爆余波》共同构成了对核爆历史的深刻思考。赫西的经典之作《广岛》自2014年引进以来,仍然是纪实报道领域的必读之选,而莱斯莉·布卢姆的《核爆余波》则带你走进这篇报道背后的真实故事,展示记者如何无畏地追寻真相。2025年的再版通过与《核爆余波》的结合,从不同视角呈现了核爆对人类命运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全球不断发生地区冲突和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这两本书无疑是对“非人化灾难开端”警示的再次强调。

历史的教训

老版封面(2015-1) 新版封面(2024-9)


作者: 威尔·杜兰特 / 阿里尔·杜兰特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The Lessons of History
译者: 倪玉平 / 张闶
出版年: 2024-9

自2015年上市以来,便以其清晰的历史总结和深刻的反思吸引了无数读者,而新版则通过增添近五十幅历史图片,进一步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与视觉体验。原版已经难以购买,而新版通过细致的校译,更加精准地呈现了杜兰特对历史的洞察,同时,精装大红封面的设计,象征着历史发展的波澜壮阔,也让读者在翻开书的每一页时,感受到更深的历史厚重感。

每个人的战争

老版封面(2017-9) 新版封面(2024-11)


作者: [法]大卫·塞尔旺-施莱伯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 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
译者:张俊
出版年: 2024-11

《每个人的战争》是大卫·塞尔旺-施莱伯以自己18年抗癌历程为蓝本的感人之作。自2017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帮助无数患者重拾信心,中文版的销量已突破20万册。2024年新版在设计和翻译上都做了精细调整,并新增了医学名词对照表,使得书中的医学专业性更加清晰易懂,同时优化了图表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抗癌的科学与心理支援。

天真的人类学家

老版封面(2011-7) 新版封面(2025-8)


作者: [英] 奈吉尔·巴利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小泥屋笔记&重返多瓦悠兰
译者: 何颖怡
出版年: 2025-8

自2011年出版后,在读者中积累了极高的口碑。2025年,经过译者对文本的重新修订,加入了更加精确的注释和对比,使整本书更加流畅易读。同时,云南大学的人类学家袁长庚副教授撰写了富有情感的推荐序,让这本书的学术性与文学性更加完美融合。新版的设计采用了“小巧精致”的开本和“知性绿”的特种纸,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深邃气质,更加契合书中的人类学思维。

殉道学(原《时光中的时光》)

老版封面(2007-6) 新版封面(2025-7)


作者: [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塔可夫斯基日记:1970-1986
原作名: МАРТИРОЛОГ. ДНЕВНИКИ 1970–1986
译者: 李芝芳 / 刘馨浓
出版年: 2025-7

《殉道学》自2007年首次出版后,便成为影迷和电影研究者必读的经典。而2025年版由塔可夫斯基之子独家授权,全面基于俄文原版翻译,并增加了近400条注释,新增的内容让这本日记更为丰满。书中收录了塔可夫斯基的私人手绘图、照片以及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为深入了解这位伟大导演的艺术与人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素材。此次再版不仅带来更精确的翻译,还对读者的思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背景资料。

饮食的迷思

老版封面(2019-3) 新版封面(2024-8)


作者: 蒂姆·斯佩克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 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修订版)
原作名: The Diet Myth: The Real Science Behind What We Eat
译者:李超群
出版年: 2024-8-1

《饮食的迷思》自2019年发布以来,迅速成为饮食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2024年版则大幅更新了数据和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解读。新版不仅修订了千余处内容,还增加了医学名词的译名对照表,使得信息更加清晰,帮助读者在迅速发展的科学世界中找到更加可靠的健康路径。

永生的海拉

老版封面 第二版封面 新版封面



作者: [美] 丽贝卡·思科鲁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 划时代的癌细胞和时代洪流下的细胞主人一家
译者:刘旸
出版年: 2024-1

“海拉”细胞因其“永生”特性推动了数十年医学研究的发展,但供者海瑞塔·拉克斯并非知情自愿,其家人长期身处困顿,故事牵连科研伦理的黑暗与成长。本书既呈现了这一切,也在简体中译本的出版历程中几经波折:前两版未获广泛关注,虽曾获罗振宇推荐,却反响有限。译者因深受原著文笔吸引,尤其被海瑞塔童年生活的描写打动,遂推动再次出版,希望本书不至沉没。此次新版在“理想国医学人文”系列中推出,增补了20余条注释,并提升翻译质量,加入译名对照表,以更好传达原著价值。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老版封面 老版封面 老版封面




老版封面(2018-4) 新版封面(2025-3)


作者: 王汎森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增订版
出版年: 2025-3

2018年,理想国出版了王汎森先生的代表作《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七年后,王先生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其中六篇再做细致修订,推出2025年升级增订版。这一再版回应了作者对既有研究的持续检视,也体现了在学界关注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思想史与学术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正如学者所言,近代思想与学术史已成为显学,而王汎森先生及其著作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也许你错过了旧版;
也许你曾在书店里翻过,却没来得及带走;

也许你曾拥有,但已泛黄或破损,
这一次,它们都在这里。
请翻开它们,

和这些再版的经典,一起深深吸一口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战成疑+交易传闻愈演愈烈!戴维斯连续缺阵7场,公牛成潜在下家

出战成疑+交易传闻愈演愈烈!戴维斯连续缺阵7场,公牛成潜在下家

夜白侃球
2025-11-15 09:59:27
剪腿版小鹏机器人进入小鹏展厅 机器人团队视为耻辱

剪腿版小鹏机器人进入小鹏展厅 机器人团队视为耻辱

手机中国
2025-11-14 11:51:07
车辆撞断江堤护栏冲入长江,至少一人不幸身亡;浦东应急局:他1个小时内被救上来

车辆撞断江堤护栏冲入长江,至少一人不幸身亡;浦东应急局:他1个小时内被救上来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54:58
动真格了:敢闯我领空?直接击落!

动真格了:敢闯我领空?直接击落!

陆弃
2025-11-14 08:15:03
刚攻下红军城,普京政府通告全球:中俄不必缔结同盟,赢家不是俄

刚攻下红军城,普京政府通告全球:中俄不必缔结同盟,赢家不是俄

林子说事
2025-11-15 07:40:17
果然不出大陆所料,郑丽文摊牌直指红线,台独:老蒋若知又会心寒

果然不出大陆所料,郑丽文摊牌直指红线,台独:老蒋若知又会心寒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14 13:08:20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鋭娱之乐
2025-11-13 00:45:03
特斯拉:FSD驾驶经验远超任何人类驾驶员

特斯拉:FSD驾驶经验远超任何人类驾驶员

界面新闻
2025-11-15 07:15:27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热点菌本君
2025-11-13 20:53:25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鏖战6小时夺冠!上届男单前3含金量太高 石宇奇2-1逆转耗时94分钟

鏖战6小时夺冠!上届男单前3含金量太高 石宇奇2-1逆转耗时94分钟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5 09:33:14
二手房“抛售”愈演愈烈,业内人士: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人类奇迹!

二手房“抛售”愈演愈烈,业内人士: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人类奇迹!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13 13:00:03
安世中国:仍有能力、有信心发放全体员工足额工资和福利

安世中国:仍有能力、有信心发放全体员工足额工资和福利

界面新闻
2025-11-14 17:39:20
希腊女博士研究东方文化得出结果:中国人掌握最准确的未来结果

希腊女博士研究东方文化得出结果:中国人掌握最准确的未来结果

山九
2025-11-14 08:10:09
越秀领导,被央企告了!

越秀领导,被央企告了!

风声声
2025-11-14 16:00:55
韩国媒体惊呼:这位球员竟登顶亚洲市场价值榜首

韩国媒体惊呼:这位球员竟登顶亚洲市场价值榜首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4 23:51:41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吃瓜局
2025-11-13 20:50:11
放弃库里,安德玛断臂求生

放弃库里,安德玛断臂求生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5-11-14 19:16:44
热搜离谱的“广东缆车口老仙女打砸”事件:光看衣服,就强的可怕

热搜离谱的“广东缆车口老仙女打砸”事件:光看衣服,就强的可怕

嫹笔牂牂
2025-11-14 07:23:33
26岁天才股神坦言:如果本金有 20W,建议死磕"涨停回调介入法"

26岁天才股神坦言:如果本金有 20W,建议死磕"涨停回调介入法"

股经纵横谈
2025-11-13 20:20:49
2025-11-15 10:08:49
做書 incentive-icons
做書
有关书籍出版的十万个内什么
1597文章数 178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书法界惊呆了!14字狂草为何让专家称赞不已?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银行直供房激增 有房产低于市场均价54%

科技要闻

2025年天猫双11近600品牌成交破亿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大槐树景区跻身全国百强!

盘点《穿越火线》口碑最好的六把武器,好像很多都已经没人用了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