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江都科举世家——来济家族
来氏家族原籍南阳新野,自东汉名将来歙起,家族绵延数百年,至隋唐时期臻于鼎盛。这一家族实现了从军功世家向科举仕宦的成功转型,尤以唐代来济、来恒兄弟相继官至宰相而闻名天下,成为江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科举世家。
根据史料记载,来氏家族的世系脉络清晰可考:
来歙(来济十九世祖):东汉名将,官至中郎将。
来成(来济高祖):北魏新野县侯,后降梁朝。迁徙到广陵安家,担任了六合县令。
来嶷(来济曾祖):步兵校尉、秦郡太守,封长宁县侯。
来法敏(来济祖父):陈朝海陵令。
来护儿(来济父亲):隋朝名将,奠定家族基业。
来护儿作为家族在隋代的代表人物,其事迹尤为显赫:
早年追随贺若弼镇守广陵,担任间谍,在平陈之战中建立功勋,进位上开府。随杨素追击高智慧至浙江、泉州等地,因战功晋升大将军。大业十年(614年),率军渡海至卑奢城,大破高丽举国之兵。炀帝即位后,迁右骁卫大将军,深受器重。大业六年随驾江都时,获赐物千段,并受命祭扫先人坟墓,宴请乡里父老,荣耀一时。江都之变中,因拒绝屈服于宇文化及而遇害,其子来整等同时殉难。来整作为来护儿之子,延续了父亲的骁勇善战,官至武贲郎将,讨击群盗所向披靡,最终与其父一同遇害。
来济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在宇文化及之难中,因年幼得以幸免,但在流离失所中仍笃志求学,专攻文章,善于议论,通晓时务。入唐后考中进士,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县男,最终官至中书令。高宗欲立武氏为后时,来济直言进谏:“王者立后,以承宗庙,母天下。宜择礼义名家、幽闲令淑者,副四海之望,称神祇之意。”此举深为武氏所恨。当高宗询问治国方略时,来济提出“省徭役”的建议,针对当时山东地区每年征发数万役丁,以及以庸代役造成的烦扰等问题,体现了他的为民情怀。因褚遂良事受到牵连,先贬台州刺史,后改任庭州刺史。龙朔二年(662年),突厥入侵,来总兵抵御,不披甲胄即冲入敌阵,最终殉国,享年五十三岁。追赠楚州刺史。
来恒(来济异母兄):唐高宗上元年间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弟弟来济相继担任宰相,时人誉其“弟兄秉政”。许敬宗曾感叹:“来护儿儿为宰相,虞世南男作木匠”,充分说明了来氏兄弟以学行著称的特点。
来敬业(来济长子):官至润州刺史。
来庆远(来济次子):任中书舍人,掌诏令文书。
来景业(来恒之子):曾任虞部郎中。
从来护儿的武将身份到来济、来恒的文官宰相,体现了家族适应时代变化的智慧。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唐代新兴科举世家的代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