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莹胞弟查世倓:拙政园主的传奇往事
乾隆四十二年(1777),查懋去世后,归葬于浙江嘉兴府石门县北洋桥吕氏村,即今桐乡市查坟前村。查坟,乃查家的祖坟地。根据《查家家谱》记载,查坟前墓地的墓主人是查懋,还有他的两位夫人,一位是汪夫人(安徽休宁人,她的祖父汪灏,由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与查懋的祖父查升是朋友),另一位是刘夫人(她的祖父刘倬,官至布政使,是康熙朝文坛领袖王士祯的妹夫)。查懋落葬查坟前时,清代名臣王杰为其撰写《墓志铭》。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状元,官至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东阁大学士,位极人臣。
查懋的三子查世倓、曾孙查绍篯(祖父查世倓,父查元偁)也都葬在今桐乡市查坟前。杜堮为查世倓撰写了《查公墓志铭》。杜堮,字石樵,嘉庆六年(1801)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谥“文端”。他的儿子便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杜受田,官至协办大学士,特赠太师,谥号“文正”。为查绍篯写墓表的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曾门四弟子”之一的张裕钊。
![]()
查世倓,曾一度成为“中国四大名园”苏州拙政园的主人。查世倓(1750-1821),字恬叔,号讱堂,又号憺馀(澹余),海宁查家十六世,以沧州籍应院试,乾隆三十五年(1770)高中乡试第一名,即“解元”,后“屡荐不售”,遂放弃科举,专心与父亲查懋一起经营盐业。后来,富有的查世倓步入政坛,由内阁中书历官刑部福建司郎中,著有《憺馀诗文集》《憺馀尺牍》。查世倓如他父亲一般,乐善好施,曾买下两千亩义田资助查氏穷困者。
拙政园由王献臣于明正德四年(1509)始建,其家道中落后,于清初几经辗转被大学士陈之遴以两千金购得。到了嘉庆十四年(1809),拙政园再次易主,其主人便是查世倓。当时,查世倓已经从天津南归浙江,常住苏州,做起了出版商。他见拙政园一片破败,便“修葺年余,顿还旧观”,以颐养天年。
嘉庆十五年(1810)夏,查世倓的侄子查有圻奉嗣母回海宁老家省亲、修墓,因嗣母生病,旋即又奉母赴苏州就医养病,并在拙政园住了一段时间。
查莹的嗣子查有圻:盐商巨贾的兴衰沉浮
查有圻(1775-1827),字小山(又字止干),海宁查家十七世,自幼年起便跟随嗣父查莹在京供职,后任刑部司员(郎中),负责司法事务。查有圻子查纶,字定之。
嘉庆十年(1805),查世倓将家族产业交付侄子查有圻。查有圻继承祖父查懋、叔父查世倓打拼下来的家族“江公源”盐业,将生意越做越大,家资巨富,成为长芦大盐贾。嘉庆二年(1797),承办长芦行盐口岸四十余处的盐商王佩因欠税过多,无力承运,被迫撤出。长芦盐引重新签商承办,旋即选由查有圻等14商分办,其中查有圻获引地最多最广。最终,查有圻充任天津长芦纲总,掌控着长芦盐务。此时,查家盐地遍布华北,财大气粗,非等闲人家能比,在京城有“遮(查)半天”之称。嘉庆四年(1799),查有圻领衔与众商共同捐资六十六万两以助清廷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被举为天津总商。
![]()
小横香室主人撰的《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了一个“四鼓开正阳门”的轶事。按照当时的明文规定,京城城门晚间须关闭,非有特旨不得开启。一次,查有圻正在城外宴客,突然有急事须立即回城,可时方四鼓(后半夜二点左右),城门尚闭,查有圻便以白银三十万两(一说十万两)犒赏守门官兵,让打开城门放行。此事传开,轰动京津。
查有圻长期居住天津,富可敌国,生活极尽豪奢。浙江吴兴人、久居天津的戴愚庵在《沽水旧闻》里描写查有圻曾经蓄养了十二名绝色婢女,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三个穿汉服,三个穿满服,三个穿男装,三个穿尼装,个个明眸皓齿,冰雪聪明,却又娇态各异,风情不一。为了“经营”这十二个婢女,查有圻花费了数十万两白银,其生活之豪奢可见一斑。
嘉庆十四年(1809)发生的“花杰弹劾戴衢亨案”震惊了朝野。弹劾者是正五品的礼科给事中花杰,被弹劾者是当时深受嘉庆宠信的军机大臣、户部尚书戴衢亨(字荷之,号莲士,江西大庾人,乾隆四十三年殿试状元,晋赠太子太师,赐谥“文端”),涉案者为戴衢亨的儿女亲家、长芦盐商查有圻。花杰在奏折中称戴衢亨听任查有圻把持长芦盐务,形成“芦商惟查有圻是望,查有圻惟戴衢亨是倚”的局面。同时,徇庇以查有圻为首的芦东盐商任意拖欠引课、窝价和积欠。当时,两淮、两浙各盐商积欠,每处不过数十万,芦东则有八百余万。嘉庆有意庇护戴衢亨,再加上查有圻在朝廷官僚体系中营造的一张保护网,确保了戴衢亨、查有圻的安全。同年七月,此案审结,参劾者花杰被降三级调用,被劾者戴衢亨降一级留任,而既是盐商又是刑部郎中的查有圻未受任何处分。
嘉庆十七年(1812),天津发生了轰动朝野的“长芦盐商砝码舞弊案”,身为纲总的查有圻被牵涉其中,被从苏州提到天津审讯。经过调查,五年来,查有圻因“砝码舞弊”,共获利75620两。但朝廷最后给予的处罚却十分严重,查有圻被追加五倍罚款,共罚453750两,查有圻自愿分3次缴清罚款。不过两年,查有圻就缴清了罚金四十五万五千两,又以其嗣母的名义交纳赎罪银三万两,免去了自己发配新疆充军的罪责,得以全身而退。
查有圻的钱财究竟有多少?在“长芦盐商砝码舞弊案”查办过程中,查有圻家产被暂时查封,根据档案中保存的清单,他在北京有住宅九处、当铺九座、油盐店十一座、酱场一座。其自住的一座住宅有房二百余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豪宅,另外在天津、苏州、杭州拥有大量房产、田地、当铺、商铺等产业,价值无数。其家中的金银细软、古玩字画等尚未列入其中。《水窗春呓》是这么描写的:“他少年以一子承两房,计产三千万。年甫四十遽卒,计平生挥霍不下六七千万,故俗呼曰‘遮半天’。”
“有钱能使鬼推磨。”查有圻有钱又有势。《水窗春呓》记载,查有圻回海宁修墓时,直隶、两江总督和山东、江苏巡抚以及河、漕总督纷纷派人,以接力的形式把他从北京城门一直护送到海宁。旱路全程分十八站,每站预派家丁布置停当;水路所乘船之大小数量与封疆大吏相同,而声势还在其上。查有圻虽然官职不高,没有觐见天颜的机会,但因多次给朝廷捐献巨款而为嘉庆所知,在上谕中予以褒奖,并于嘉庆十三年(1808)赏给他四品卿衔。“长芦盐商砝码舞弊案”案发后,嘉庆帝还亲自为查有圻说情,使其得以从轻发落。
查氏家族由于频频涉案,连遭打击,开始走向下坡,拙政园也经营不下去了。于是,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查世倓又将拙政园转手给了邻县的平湖人、曾任吏部尚书的吴璥(又名菘圃)。至此,拙政园为查世倓所有计十一年间。
到了道光四年(1824),查有圻因积欠盐课二百余万两之事被告发,被撤销引地,革去盐商资格,家道就此中落,藏书文物多散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