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水乡有座栖云镇,河道纵横,舟楫往来,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镇东头住着个叫陈明远的年轻书生,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唯留下座老宅和满屋书籍。他平日靠替人写信、抄书维持生计,虽清贫却守得一身正气。
这年梅雨季节,雨水格外绵长,一连半月不见晴日。陈明远坐在窗前抄书,听着檐下滴答雨声,心中忧虑柴米所剩无几。
这日黄昏,雨稍小了些,他撑伞出门,想去买些米粮。刚转过巷口,便见一群人围在河畔议论纷纷。挤进去一看,竟是镇上的夜香婆林婆婆连人带车翻倒在泥泞中,两个木桶倾倒,污物洒了一地,她那瘦小的身子陷在泥里挣扎,浑身沾满污秽。
“臭死了!快走快走!”周围人掩鼻散开,无人上前。
陈明远却快步上前,不顾污秽,伸手将林婆婆扶起,又掏出手帕给她擦脸。
“婆婆可摔伤了?”
林婆婆抬头,浑浊的老眼望着他,颤声道:“人老了,不中用了,车轱辘陷进泥坑里...弄脏了公子的手,真是罪过。”
陈明远微笑:“不妨事,洗洗就好。”说着,他竟俯身将那翻倒的车辆扶正,又寻来树枝,一点点将陷在泥里的车轮撬起。泥水溅了他一身,他却毫不在意。
周围店铺里有人嗤笑:“这陈书生真是读书读傻了,竟去碰那污秽之物!”
陈明远充耳不闻,帮林婆婆把车辆收拾妥当,又见她衣衫单薄,便将外衫脱下披在她身上:“雨凉,婆婆早些回家换身干衣。”
林婆婆深深看他一眼,没有说话,只推着车缓缓消失在雨幕中。
此事过后,陈明远很快便忘了。不料三日后深夜,他正在灯下苦读,忽听门外传来轻微叩门声。
开门一看,竟是林婆婆。她手中提着一个粗布包裹,神色有些异样。
“陈公子,老身此来,是有一事相求。”她低声道。
陈明远忙请她进屋,给她倒了杯热茶。
林婆婆却不坐,只将包裹放在桌上打开,里面竟是一个深褐色陶罐,罐口用黄泥封得严严实实。
“这是老身家传的一罐‘玉露’,据说是曾祖父当年从海外带回的珍品。如今老身年事已高,恐不久于人世,此物留在身边不妥。公子心善,老身想将此物托付给公子。”林婆婆道。
陈明远连忙推辞:“既是家传之宝,明远岂能收受?”
林婆婆却执意要他收下:“此物非同小可,公子切记三点:其一,此罐万不可打开;其二,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日晒;其三,若他日有穿紫衣之人来寻,公子可凭此罐换一场富贵。”
说罢,不等陈明远再推辞,林婆婆便匆匆离去,消失在夜色中。
陈明远望着那不起眼的陶罐,心中疑惑,但还是依言将其放在书房角落,继续埋头读书。
七日后,他听闻林婆婆去世的消息,心中唏嘘,独自前去祭拜,发现林婆婆并无亲人,身后事竟是邻里凑钱办的。陈明远心中难过,将最后一点积蓄都拿出来,给林婆婆买了口像样的棺材,好好安葬。
时光荏苒,转眼半年过去。一日,陈明远家中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他的远房表叔赵富贵。
这赵富贵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平日从不与穷亲戚来往,今日却提着礼品上门,让陈明远大为诧异。
寒暄片刻,赵富贵眼尖,瞥见书房角落的陶罐,忽然脸色一变:“明远,那罐子从何而来?”
陈明远如实相告。赵富贵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贪婪,随即笑道:“贤侄啊,你有所不知,这林婆婆原是我家旧仆,这罐子本是我家之物,里面装的不过是些普通香料,不值什么。不如你还给我,我愿出十两银子。”
陈明远想起林婆婆的嘱咐,婉言谢绝:“既已托付于我,自当守信保管。”
赵富贵再三劝说无果,悻悻离去。
隔日,镇上首富钱老爷亲自登门,开口便出百两银子要买那陶罐。陈明远同样拒绝。
随后几日,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询价,价格一路飙升。陈明远心中起疑,这小小陶罐为何引来如此多关注?
一夜,他正在灯下沉思,忽听窗外有细微响动。悄悄望去,竟见两个黑影翻墙而入,蹑手蹑脚向书房摸来。
陈明远心中一惊,急中生智,大声咳嗽:“隔壁王兄,这么晚还未歇息?”假装与人对话。
贼人闻声,慌忙翻墙逃走。
经此一事,陈明远知陶罐已成祸端,正愁如何处置,忽然想起林婆婆说的“穿紫衣之人”。难道真有人会为这陶罐而来?
又过半月,一伙衣着华丽的外地商人来到栖云镇,为首的是个身穿深紫色锦袍的中年男子,自称姓苏,询问镇上可有人见过一个深褐色陶罐。
陈明远得知,便请苏先生到家中小坐。
苏先生见到陶罐,仔细端详后,激动不已:“果然是它!家父当年与林婆婆的祖父是至交,曾见过此罐。不想有生之年,我竟能亲眼得见!”
陈明远好奇问道:“这罐中究竟是何物?为何引来这么多人觊觎?”
苏先生长叹一声:“公子有所不知,此罐中并非什么珍奇异宝,而是一种名为‘玉露’的香料。数十年前,林家曾凭此香名噪一时,后因家道中落,渐渐被人遗忘。近来不知从何处传出谣言,说罐中藏有海外珍宝,价值连城,故引来诸多贪婪之徒。”
陈明远恍然大悟,又问:“那先生为何寻它?”
苏先生道:“我家族经营香料生意,近年来每况愈下。家父临终前曾说,唯有林家玉露或可挽救。此香配方独特,闻之可提神醒脑,久闻更能增强记忆,最适合读书人使用。若得此香,苏家生意或可起死回生。”
陈明远思忖片刻,道:“林婆婆将此物托付于我时,曾说若有穿紫衣之人来寻,可凭此换一场富贵。今日先生既穿紫衣而来,我便将此罐交予先生。”
苏先生大喜过望,当即取出五百两银票:“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陈明远却只取一百两:“这些足够我安心读书,多余无益。”
苏先生见他品性高洁,愈加敬重,道:“公子高义,苏某佩服。他日若到省城,务必到苏家香料铺一叙。”
陈明远送走苏先生,以为此事就此了结。谁知不过十日,赵富贵气冲冲上门,大骂他傻气,将价值连城的宝物廉价让人。
原来那苏先生得罐后,立即研制出“玉露香”,在省城一炮而红,一块香饼竟卖到十两银子,日进斗金。
陈明远却不为所动,只安心读书。
转眼春去秋来,科举之日临近。陈明远收拾行装,带上盘缠,赴省城应试。
到了省城,但见人烟稠密,市集繁华。他寻了间干净客栈住下,温习功课。
一日,他在书铺偶遇苏先生。苏先生热情邀他至家中做客。
苏家宅邸气派非常,庭院深深。席间,苏先生叹道:“不瞒公子,那玉露香虽好,却有一桩难处——配方不全。林家祖传配方中有一味关键香料,名唤‘龙涎’,极难寻觅。如今罐中之香只够制作半年,半年后若无新香,苏家声誉必受损。”
陈明远这才明白,为何苏先生眉宇间似有忧色。
回到客栈,陈明远翻阅随身携带的古籍,偶然在一本《香谱杂记》中看到“龙涎”记载:“龙涎非涎,实乃南海岛礁上一种珍稀苔藓,遇水则胀,逢火则香,唯五月端阳正午采摘方得其味。”
他连夜记下,次日便告知苏先生。
苏先生大喜过望,立即派人前往南海寻找。
半月后,科考开场。陈明远步入考场,但觉香气扑鼻,问监考官,方知考场用的正是苏家进献的“玉露香”,有醒神清心之效。
三场考试完毕,陈明远自觉发挥不错。放榜之日,他果然高中举人。
正当他准备回乡时,苏先生却急匆匆找来,面色凝重:“陈公子,大事不好!赵富贵联合钱老爷,状告你偷盗林家传家宝,如今衙门已发出缉捕文书!”
陈明远惊愕不已。原来赵富贵一直不甘心,暗中搜集“证据”,买通人证,诬陷陈明远趁林婆婆孤苦无依,强取传家宝。
苏先生道:“公子莫慌,我已知会衙门中的朋友,定会还你清白。”
不料次日,陈明远刚出客栈,便被差役拿下,押至公堂。
堂上,赵富贵和钱老爷信誓旦旦,说亲眼见陈明远逼迫林婆婆交出陶罐。更有几个“邻居”作证,说常听林婆婆哭诉陈书生欺负她孤老婆子。
陈明远百口莫辩,眼看就要被定罪下狱。
危急关头,堂外忽然传来一声:“且慢!老身可作证!”
众人望去,只见一老妪拄杖而入,竟是早已“去世”的林婆婆!
陈明远目瞪口呆,赵富贵和钱老爷更是面如土色。
林婆婆向知府行礼道:“大人明鉴,老身当年为避祸,假死隐退。陈公子仁心义胆,老身才将陶罐托付于他。这赵富贵和钱老爷,早就觊觎此物,曾多次威逼利诱,老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真相大白,赵、钱二人当堂认罪。原来他们听信谣言,以为罐中藏有海外珍宝,这才不择手段想要得到。
退堂后,陈明远与林婆婆、苏先生回到苏府。林婆婆这才道出全部真相。
原来林家祖上并非普通制香人,而是宫廷御用调香师。这“玉露”配方极为珍贵,曾引得多方势力争夺。林婆婆为保配方不落歹人之手,才隐居小镇,以收夜香掩人耳目。
“老身观察公子多年,知你品性高洁,才敢以此相托。”林婆婆道,“今日看来,老身没有看错人。”
陈明远这才恍然大悟。
林婆婆又道:“老身年事已高,欲将完整玉露配方传于你与苏先生。你二人合作,必能使此香传承下去。”
陈明远却摇头:“明远志在仕途,欲为百姓做些实事。制香之事,有苏先生足矣。”
苏先生感慨道:“公子不为利益所动,坚守本心,苏某佩服。这样如何,玉露香所得利润,苏家与林婆婆各占三成,公子占四成,如何?”
陈明远仍欲推辞,林婆婆道:“公子不必推辞,这是你应得的。他日为官,也需要资财打点,且有了这份收入,你方可做清官,不必为五斗米折腰。”
陈明远思索良久,终于答应。
次年春,陈明远赴京参加会试,再中进士,授知县之职。他清正廉明,造福一方,官声卓著。
而玉露香也名扬四海,成为苏家香铺的镇店之宝。每年利润,陈明远只取所需,余者皆用于资助贫寒学子、修桥铺路。
十年后,陈明远已官至知府。一日,他回乡省亲,特地去看望林婆婆。
老人已近百岁,精神矍铄,见他来了,笑道:“老身一生谨慎,唯托付玉露于公子,是最正确的决定。”
陈明远躬身道:“若非婆婆当年考验,明远亦无今日。”
原来,那日的雨中相助,正是林婆婆故意设计的考验。多年来,她以此法试探多人,唯陈明远通过了考验。
窗外,玉兰花开得正盛,淡淡香气随风飘入,恰如那年春雨中的一缕善意,不经意间,已悄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