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如意事,真的是十有八九。
画家丰子恺先生说过一句话:“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人这辈子吧,最重要的事,便是心别乱,别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然后,情别困,别在感情里钻牛角尖。同时还要做到别怕还没来的事,也别总念叨过去的事儿。
这些事说白了,其实就是要我们自己做到“淡然”。
但很多人把淡然理解错了,以为就是啥都不在乎,躺平了,没脾气了。
其实不是。淡然,是心里跟明镜似的,但面上不起波澜。
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心里头那片月朗风清。
淡然,是尽心后的“放手”
头一层的淡然,是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拼尽全力,但对那个结果,也能平心静气地接受。
这叫“尽人事,听天命”。
当然,可不是让你啥都不干,就等着老天爷安排。
而是说把能做到的,我们都尽可能做到位了,然后心里也就踏实了,成不成,反倒没那么揪心了。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叫孙叔敖的令尹。他三次为相,又三次被罢免,人生起伏像坐船一样。
有个叫肩吾的隐士就问他:
“您三次当大官,也不见您多得意,三次丢官,也没见您多忧郁。这是为啥呢?”
孙叔敖的回答让人醍醐灌顶:
“我觉得吧,这官职爵位,来了不必推辞,走了也不必阻止。这些东西得不得,关键不在我,所以我有什么必要忧忧愁愁的呢?”
他这话的本意,不是说自己学会了躺平,恰恰相反,他会要求自己把该尽的力都尽到了,至于官位还在不在,那不是他能控制的,所以他才能不喜不忧。
孔子后来也这样夸他:“此可谓真人矣!”,说白了,这才是活明白了的人啊。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斯也说:“人们之所以痛苦,不是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源于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一件事发生了,你怨天尤人,痛苦就加深一层。
可是,如果你接受了,想办法应对,痛苦就减轻一分。
这才是淡然的一种境界,也是淡然心境所带来的益处。
作家林清玄也讲过:“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
别为明天还没落下的叶子发愁,你就踏踏实实把眼前的叶子扫干净,就是最好的修行。
所以,淡然的起点,是分清什么是自己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在能改变处发力,在不能改变处放手。心里有了这条界线,人就自在了。
淡然,是受伤后的“转念”
再往深一层,淡然是在被人伤害、吃了亏之后,不是不生气,而是选择不让自己长久地困在怨恨里。
这是让自己用一种更宽阔的视角,把生命里的绊脚石,看成是铺路石。
这听着有点难,但历史上真有人做到了。
唐代有位名将叫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立下不世之功。
可就是这么个大功臣,家里的祖坟都被人刨了。
这现象放在古代那真的是奇耻大辱,以至于当时朝野震动,都以为郭子仪要大发雷霆,严查凶手。
甚至皇帝也亲自慰问,可你猜郭子仪怎么说?
他流着泪说:“我带兵这么多年,手下的士兵们也难免有挖别人祖坟的事。现在我的坟被挖了,这是老天爷在惩罚我,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啊。”
他说的这话,未必是真不知道谁干的,而他却能用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和人生境界来开导自己。
他这一“转念”,把一场可能掀翻朝野的政治风波,轻轻化解了。
与此同时,其实也让自己从巨大的屈辱感里解脱了出来。
这正应了庄子那句话:“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知道这事没办法,是命运的安排,那自己就安心接受它吧。
当然这不是认怂,而是避免用别人的错误,再来反复地折磨自己。
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里也写过:“我们的痛苦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我们对事件的判断。”
你判断这事是“奇耻大辱”,那它肯定就日夜煎熬你。
但是呢,如果你把它看成是“一场考验”或者“一段因果”,那瞬间它的杀伤力就小多了。
所以,淡然不是麻木,而是在受伤后,给自己开一副“转念”的解药。
让自己聪明地绕过那个坑,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
最终,自己也能继续往前走,而不停留在原地变成怨气的囚徒。
淡然,是繁华处的“淡泊”
一个人最高级的淡然,是在名利、富贵、追捧最盛的时候,还能保持清醒,知道自己是谁。
这便是身处繁华,心在陋巷的境界。
这种境界,在一位外国哲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叫第欧根尼,古希腊大儒派的代表人物。
他过着最简朴,甚至可以说是乞丐般的生活,住在一个木桶里,拥有的全部家当就是一件斗篷、一根棍子和一个面包袋。
当时最有权势的亚历山大大帝,听说了他的名声,也特意去拜访他。
亚历山大站在他的木桶前,对他说:“哲学家,你告诉我你想要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我会给你。”
第欧根尼听罢,只是平静地回答:“请别挡住我的阳光。”
他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官职,甚至不需要这位世界之王的青睐。
恰恰他需要的,只是那一刻照在他身上的、温暖的阳光。
他在最极致的诱惑面前,展现了最极致的淡然。
他的内心里当然也知道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什么是身外之物。
这恰恰印证了诸葛亮在《诫子书》里那句流传千古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里被名利塞满了,志向就模糊了。环境吵吵嚷嚷,心就静不下来,看不了那么远。
《菜根谭》里也说:“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卑躬屈节。”
生活当中,那些能吃粗茶淡饭的人,多半品格高洁;而追求华服美食的人,往往容易卑躬屈膝。
所以,淡然在顶峰处,是一种“定力”,让你在众声喧哗中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在花团锦簇里认得清来时的路。
说到底,淡然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修来的心境。
然后在生活的千百次锤炼里,慢慢熬出来的一味药。
如此,专治心浮气躁,专疗意乱情迷。
淡然的心境,足以让我们在奔波忙碌的路上,能时不时停下来,喘一口气,看看天上的云。
然后继续往前走,只是脚步更稳,心里更静了。
愿你我能在这纷扰的人世间,修得一颗淡然心,渡这悠悠岁月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