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随着复旦校歌被唱响,10月26日,“蝶话·苏河湾——沉浸式移动剧场”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上演,充满文化韵味与生活烟火气的演出及文创互动,吸引师生观众。
《蝶话·苏河湾》由艾菲历奇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复旦校友原创,去年秋天在苏州河畔诞生后,演出场地覆盖万象天地、上海总商会旧址、四行天地等苏州河静安区段沿线新型园区及文旅地标,为观众提供多元文化交织的独特体验,曾入选第35届上海旅游节“静安金秋都市游”项目,线上线下累计触达观众数万人次。
![]()
“蝶话·苏河湾——沉浸式移动剧场”走进复旦校园
为契合复旦120周年校庆主题,主办方对《蝶话·苏河湾》剧情进行调整与充实,以“一条河的聚变演义,世代人的情怀咏叹”为主题,讲述几代复旦人在马相伯“摩厉以须”精神感召下,助力上海苏河湾畔一家传统中式面店在现代竞争中实现焕新的故事。
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拥抱创新?故事围绕四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展开:执着包容的“河老板”、拧巴内秀的孙子“河晨”、率真智慧的海归“溪溪”、求新热忱的新上海人“闪闪”,在面店变革的过程中,他们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生动诠释传承与创新的共生之道。
“这不仅是对一条河的咏叹,更是对几代复旦人的情怀和城市发展的礼赞。”该剧制作人、复旦管理学院校友艾可表示。编剧、复旦中文系校友傅亮说:“蝶变是上海永恒的主题,复旦人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赋能者。这部剧是当代复旦人对‘蝶变’的认知表达与实践行动。”
![]()
演出一开场,唱响了复旦校歌。
诞生于苏河湾的这一剧目走进复旦校园,成为校社联动的纽带。主办方计划配套推出历史文化专题讲座、文创作品特展、主创团队与复旦学子圆桌会、“复旦风飘在苏河湾”主题行走等系列特色活动,推进社会大美育实践。此次活动由复旦大学研究生会、上海静安艾菲历奇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公益俱乐部协办。
![]()
马相伯玄孙马天若也来到演出现场。
原标题:《一群复旦人“挽救”苏州河畔一家小面馆》
栏目主编:张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