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锦绣自然 绿创未来”静安区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在PAC购物中心广场启动。本次活动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指导,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与江宁路街道联合主办,作为市民亲近自然、践行环保的公益平台,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在静安掀起一场“自然探索+文化传承+环保实践”的科普热潮。
![]()
区科协表示,静安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既承载深厚文脉,也始终走在生态治理前列。此次活动是践行“两山”理论、传递生态理念的生动载体,旨在让“低碳环保”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
![]()
启动仪式现场为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优秀志愿者颁发了证书,表彰他们在自然保护科普中的贡献。
![]()
小荧星艺术团带来《梦里水乡》科学艺术表演,勾勒出一幅诗意生态画卷,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
![]()
![]()
![]()
启动仪式后,市民踊跃参与各类科普体验。体验区成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阵地。
非遗宋锦DIY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中式压襟挂坠,感受传统丝织技艺,碰撞出东方美学与环保理念的火花;
“飞花令”摊位上,参与者围绕“秋”“枫”等关键字对诗,志愿者科普枫叶变红的科学原理,以文化雅趣搭建认识自然的桥梁;
押花书签制作则延续古人“草木寄情”的雅致,让市民理解押花并非占有自然,而是记录植物之美的方式。
![]()
![]()
“射五毒”“滚铁环”“捶丸”“投壶”等传统游戏被赋予环保新意。
“射五毒”的目标是电池、塑料瓶等污染物,每射中一次即解锁一个环保知识;
“滚铁环”变为“资源循环大冒险”,孩子们争相将错放资源送回正确分类点;
“投壶”化为“投木成林”,每一次投掷都象征“播种希望,收获绿意”。
![]()
“绿水青山·美丽静安”特别打卡区更是人气爆棚,参与者拍摄活动照片,配上“我在静安践行环保,共护自然之美”等自然保护宣言上传朋友圈,瞬间成为环保理念的“传播者”。
“发完朋友圈,不一会就有朋友问活动地址了,下次有类似活动我们要一起参加!” 一位市民笑着说。
完成所有体验的家庭凭集章卡兑换了“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定制宣传品与“美丽上海行动者”水晶奖牌。
一位家长感慨,活动不仅让孩子获得认可,更让环保理念伴随成长,“今天,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学分类、了解生物多样性,既是高质量的亲子时光,也参与了家门口有意义的科普。”
► 本次活动以“沉浸式科普体验+文化赋能”为核心,让市民在互动中感受自然之美、文化之韵,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未来,静安区将继续以“两山”理论为指引,开展更多贴近市民的生态科普,号召公众共建绿色静安、美丽上海,守护自然,共创未来。
记者:蒋文婕
图片:蒋文婕
编辑:梁慧
资料:区科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