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西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的展台“中国角”一改往日低调,占据了会场入口最显眼的位置。
长城背景成了热门打卡点。
观众可以在这里直接听到全球顶尖清洁能源企业的演讲,感受中国对绿色未来的规划与行动。
![]()
宁德时代的、国家电网、天合光能、隆基绿能等行业巨头也纷纷上台,分享他们的实践和经验。
比亚迪更是直接把一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带到了巴西,这些车还能使用当地工厂生产的生物燃料,专门为大会提供出行服务。
这一系列变化让外媒感叹:以前美国扮演的角色,现在正被中国接替。
特别是在美国三十年来首次缺席大会的情况下,中国正成为应对全球变暖行动中的重要引领者。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让它在气候议题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强。
中国首次提出了覆盖全经济范围、包含所有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
走进中国角,你能从细节中感受到浓浓的环保理念。
![]()
桌椅是用废旧电路板和退役锂电池中的再生铝做的,每生产一吨这样的家具,就能减少约1.2吨碳排放;
茶几、茶凳用瓦楞纸制作,水杯是用稻壳做的,还带着淡淡稻香,很多人都重复使用。
茶歇区摆满了来自中国各地的低碳农产品,比如玉米、魔芋、茶叶和咖啡。
会场外,一道道“中国绿”同样醒目。
![]()
中方全程使用国产新能源车,还向大会提供了230辆新能源车用于保障各国代表出行,连巴西总统卢拉的座驾都选了中国电动车。
从低调参与到主动引领,从技术突破到理念输出,中国正用务实行动和独特智慧,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的气候行动成效显著。
今年九月提出的新目标显示,全经济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将比峰值下降7%-10%。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30%,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目标达36亿千瓦。
这些目标已融入产业体系,推动系统性变革。
中国在光伏制造、电池技术和电动汽车领域形成全球优势,这些产业不仅减排,更创造就业、拉动投资,为能源转型提供可行路径。
与此同时,部分发达国家表现不尽如人意。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油气行业甲烷排放激增18%,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0倍。
![]()
欧盟虽设定2040年减排目标,却允许成员国用海外碳信用抵销部分任务,实际减排力度打了折扣。
在全球气候谈判中,中国正成为“拯救《巴黎协定》的关键力量”。
当西方支持力度减弱时,中国制造的清洁技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
太阳能发电成本已降至十年前的一半,风电、太阳能和电池储能因中国制造而保持竞争力。
印度企业直接采购中国太阳能设备,巴西街头中国电动汽车日益普及。
![]()
亲爱的读者们,请加下面微信
邀请您加入国际热点群
每日分享热点新闻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