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高: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实践,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

0
分享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11月15日,“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举办。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会上表示,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经济复苏与低碳转型的双重任务亟待统筹推进。“在此背景下,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实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既是中国应对气候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落地的重要路径。”李高表示。

(图源:官方供图)

9月24日,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郑重宣布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全面展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战略定力,也彰显了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展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李高介绍,中国持续推动低碳技术创新,聚焦可再生能源、工业低碳、新型储能与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风电、光伏等成熟技术迭代,加速碳捕集利用、新型电池等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化。同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低碳技术既服务于碳减排,也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绿色低碳转型筑牢技术根基。

“在产业实践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李高介绍,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21.6亿千瓦,占全球总量40%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更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当前,全社会每消费3度电,其中就有1度来自清洁能源。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为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10年来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

“同时,我们强化园区与企业主体作用,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超6000家,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约20%,通过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引领行业转型,构建起以重点行业为引领、区域协同为支撑、民生参与为基础的低碳产业格局。”

李高表示,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与各国共享低碳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技术创新破解难题,以产业实践夯实基础,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20487文章数 7432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