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趋紧,发展路径亟待转型。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推出的《节约集约的山东实践》系列报道,深入齐鲁大地,记录转型足迹。
从博兴闲置地的“智造”新生,到巨野塌陷区的绿色蝶变;从莒县矿坑复垦,到济南老库房的文化转身——每一处土地的再生,都见证着山东向存量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的深刻变革。
当节约集约成为共识,“寸土”才能够真正“生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 李殷婷
走进位于沂南经济开发区的科鲁特新材料项目现场,崭新的厂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人们正在安装调试设备。而在两年前,这片228亩的土地还是一片荒芜——原承禹钢管厂因经营不善倒闭后,这里厂房破旧闲置、生产设备锈蚀老化,成为制约片区发展的“短板”。
“这片地闲置多年,看着就让人着急。”周边居民回忆道。如今,这片“沉睡”的土地被彻底唤醒,科鲁特等4家企业入驻,总投资13.1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5亿元,税收47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
“腾笼换鸟”的攻坚之战
沂南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杜友涛亲历了这场“腾笼换鸟”的攻坚之战。他介绍,随着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优质项目因缺乏合适建设用地无法落地;另一方面,部分工业用地存在‘占而不用’‘用而低效’等问题。”
2024年,开发区组建专业工作小组,对原承禹钢管厂闲置用地开展全方位调研。“我们查阅产权档案、规划文件,实地勘察厂房结构,与周边居民、原企业职工交流,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杜友涛说。
工作小组创新实施“本地砂”与“外地砂”双路径发展模式,协调自然资源、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低效用地认定、审批、公示、实施的全流程。
![]()
“亩均论英雄”的效益之变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盘活前,228亩土地完全闲置,土地利用率为零;盘活后,科鲁特等项目亩均投资强度达5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预计可达20万元。
“这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为政府增加了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收入。”杜友涛表示,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落地,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在开发区另一处,宠物食品产业园同样展现出节约集约的成效。10层高的研发中心拔地而起,园区通过“立体开发”盘活241亩存量用地,平均容积率1.8,远超传统工业用地利用水平。
“民宿+”的共富之路
与此同时,在沂南县铜井镇,另一场土地变革正在山野间悄然发生。
“我们村处于两大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交界处,是中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沂蒙生态大道的核心区。”三山沟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虽然区位优势明显,但村里大量宅基地长期闲置。
铜井镇镇长吴程柱带领记者走进桃溪山居民宿项目,青砖灰瓦的院落与远山近水相映成趣。“这个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占地120亩,通过‘公司+村集体+合作社’模式,连片流转34户闲置宅基。”
吴程柱细数发展模式: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由村集体连片流转闲置民房或宅基地10-15年,交由合作社管理,政府统筹多个合作社,招引投资商或镇国有企业统一开发建设民宿。
“村民获得租金及分红,形成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民房变民宿、村民变股民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吴程柱说。
![]()
“新村长”与“新村民”的双向奔赴
在桃溪山居项目现场,几间新打造的霍比特主题小屋已经投入运营。项目投资方之一、沂南县餐饮商会会长贺洪君表示:“铜井镇有着浓厚的文旅资源,而我们懂市场、有情怀,这种‘城乡合伙人’机制实现了精准匹配。”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新村长+新村民”的模式,正在释放出巨大能量。目前,铜井镇共盘活闲置宅基地超过200处,建成民宿近30家,床位1200余张,其中山东省五星级民宿4家、四星级民宿3家。
“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不用再背井离乡打工了。”在三山六舍民宿就业的村民告诉记者,每个月有稳定收入,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工业上楼 立体开发 飞地抱团
沂南县自然资源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刘泽鹏认为,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一整套制度创新体系在支撑。
“我们创新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机制,通过城镇低效用地开发、工业用地连片整治和农村闲散土地整合,大力推进工业上楼立体开发、飞地抱团等模式。”刘泽鹏介绍,近年来累计盘活存量土地5400余亩,亩均投资强度与税收显著提升。
2023年,沂南县成功获评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示范期内,县里出台《加快企业低效闲置用地退出实施意见》《“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办法》等政策,建立低效企业退出机制和亩产效益评价考核体系。
“按照企业‘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实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分类分档差别化政策,引导企业节约用地。”刘泽鹏说。
沉睡土地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通过连片整治、统一规划,一片片低效用地被激活;通过“飞地抱团”、共建共享,一处处闲置资源被盘活。在新能源智能智造产北园,526亩闲置土地被重新激活,落户企业5家,计划总投资25亿元;在挑峪村,西篓山民宿将14处废弃宅基变为网红打卡地,“五一”上线即冲上美团榜首。
![]()
暮色四合,科鲁特项目工地的灯光次第亮起,铜井镇的民宿里飘出袅袅炊烟。在这片曾经受限的土地上,节约集约正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