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将展示一座废弃的双重用途掩体停车场,它在战时可容纳 5000 人避难,而在和平时期可停放 100 辆汽车。
我们以前曾经写过关于它的文章,但仍有许多未公开的照片,因此决定再写一篇专门介绍这个设施的文章。
![]()
这座真正意义上的巨型防空洞是在苏联解体后建造的,拥有两个汽车出入口,入口均配备了带有厚重防护和密封门的气闸通道。
![]()
![]()
在每个汽车气闸的旁边,还设有供人员通行的小型气闸通道,同样安装了防护密封门和密封门。整个掩体共有多达 13 个这样的人员通道气闸,不包括紧急出口和两个汽车出入口。
![]()
掩体内部原本用于安置避难人员和停放车辆的大厅,后来被改建并用轻质隔墙分成了许多房间,一段时间内被各种公司用作办公场所。
![]()
为净化空气中的放射性尘埃,这座防护设施设有两个宽敞的房间,内置强大的过滤通风系统。
![]()
让我们来看一看其中之一。
![]()
除了过滤通风装置本身的吸附过滤器外,这里还设有用于“清洁通风模式”的防尘预过滤装置。
![]()
此外,还安装了大量通风旋风分离器,用于向系统和风管内输送空气,再将空气分配到整个防空洞的各个房间中。
![]()
![]()
我们来到避难所主入口之一的前室(气闸)区域。
![]()
这里共有五个气闸,依次排列成一排。
![]()
每个气闸都配有一对这样的密闭门,其中一扇门的转轮上还挂着一个旧式防毒面具。
![]()
从地面通向这一组气闸的,是两道宽阔的楼梯。而这样的入口组在这里共有两处。
![]()
我们再次沿着那条宽阔的主走廊前进——这条走廊当年是为汽车通行而设计的。
![]()
我们来到另一道气闸——不过这一次,它通向的是避难所的“心脏”地带。
![]()
在两扇密闭门之后,便是柴油发电站所在的位置。
![]()
而且,这里至今还保存着那台柴油发电机本身。
![]()
![]()
在一间独立的房间里,存放着应急柴油燃料储备罐。
![]()
另外,这座防空避难所里还有一间厨房。
不过,它最初并不在这里,而是后来由一些私人业主设置的。
![]()
顺带一提,那些曾在这处防护设施内办公的私人公司,严重违反了和平时期避难所使用的基本规定,私自进行了内部改造——这是被明令禁止的。
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最终都被赶出了这里。
![]()
![]()
我们前往避难所的下一部分。
![]()
这里是第二间空气过滤与通风设备(ФВУ)机房。
![]()
![]()
被掠夺者破坏得一片狼藉的配电室。
![]()
又看到了密封门。
![]()
当然,在这样庞大的避难所中,也设有卫生间——而且男女分开,每个大约有20个马桶。
![]()
![]()
卫生间的排气通风系统。
![]()
![]()
![]()
![]()
被砸得七零八落的房间。
还有带密封门的第二个车辆出入口的前室通道。——就到这里吧。
![]()
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