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50再次高调试飞,究竟亮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能够直接让老美破防?当美国六代机还停留在PPT阶段,中国这款银河战舰难道真要成为全球首款服役的六代机吗?最近歼50透露出的这个三个细节,恐怕要揭开一场空中革命。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让全球军事航空界炸锅的歼50。
取消空速管
都知道歼50肯定是六代机,而且性能会很强,可究竟有多强谁都不好说,毕竟咱家即使拿出了实际的验证机,也进行了多次高空飞行试验,甚至根本不怕大家拍。相比美国的F47永远就只有一张PPT和CG动态图,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
但是说到底依然只是一款验证机,更通俗的说就还是试验品,无法实际应用。加上之前大家拍到的高空试飞画面都比较模糊,以至于部分美国媒体一直嘴硬说这只是一款无人机。现在好了歼50直接贴脸开大,试飞视频中最显眼的变化,就是机头那根标志性的空速管消失了。
这根看似普通的“吸管”,实际是战机试飞阶段的必备装备。它通过测量气流压力来计算速度和高度,同时也是验证气动布局的保命神器。
当初歼20试飞3年才敢拆除,歼35更是用了8年,而歼50仅仅在首次试飞9个月后就果断抛弃。这不仅说明了我国军事航空工业对现有技术的自信,背后也是中国传感技术跨越式突破的功劳。
![]()
歼50由于采用了分布式大气数据系统,因而能够将数百个微型传感器像汗腺一样,密密麻麻分布在机身蒙皮上,进而通过数据融合实时生成飞行参数。
这种设计不仅消除了空速管对飞机隐身性的破坏,让雷达反射面积会因此降低约15%左右,更意味着气动布局已经通过基础验证,试飞重点开始转向超机动和超隐身等高端科目。
而这些科目开启验证,恐怕也就说明歼50距离服役越来越近了。其实一般取消空速管,通常就代表战机从技术验证机升级为了原型机。如果参考中国战机的研发流程,歼50很可能已进入交付部队测试前的最后阶段。
![]()
全动翼面
不过真正让美国破防的还不光是歼50超快的研发进度,而是歼50作为一款真正先进的六代战机,无论是从设计思路还是作战理念上,还没等美国完全搞明白,就感觉马上要交付部队入役了。
这明显不就是要领先美国一代嘛,这和以往一直都是美国领先一代的剧本,直接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你说美国能不麻吗?其中最让美国和西方破防的,就是歼50颠覆传统的兰姆达翼结合全动翼尖设计。
兰姆达翼因为形似希腊字母λ而得名,尽管很早就被提出过,并且能提升超音速飞行的升阻比,但是也先天存在“俯仰失速”的风险。
![]()
简单说就和快艇急转弯时容易侧翻是一个道理,因此以往传统战机根本不敢用。但歼50的解体方法堪称简单粗暴,直接给机翼装上能360度偏转的指尖,形成全动翼尖。
这个全动翼尖实际上就是一个微型副翼加垂尾的融合体。歼50不是取消了垂尾,采用全翼面的兰姆达翼气动布局嘛,这个全动翼尖正好弥补了容易失速的问题。
在大迎角飞行时,传统舵面会因为气流分离而失效,但全动翼尖位于机翼的最外侧,依然能够通过改变方向产生控制力矩。不仅能够让飞机在高速机动的同时更加稳定,甚至还能让歼50借此实现的落叶飘等高难度机动动作。
![]()
二元矢量
当然光靠全动翼尖来摆平歼50取消垂尾后的飞行稳定问题,还是有点过分了。毕竟整个气动布局不能只靠两个全动翼尖来扛。
但不取消垂直尾翼也是不可能的,六代机想要实现全向隐身就必须彻底消除垂直尾翼这个最大的侧向雷达反射源。
像是五代机中F22就因为垂直尾翼导致侧向隐身性能断崖式下跌,原本正面的雷达反射截面只有0.01平米,结果转到侧面就会暴增至0.12平米,无法实现全向隐身。
![]()
于是歼50便采用了无垂尾加二元矢量喷管的方式,在隐身和机动两方面实现平衡。主要就是依靠喷管上下偏转提供俯仰力矩,再配合全动翼尖实现无垂尾操控。
另外通过喷口边缘的锯齿设计,还能将雷达波导向特定角度,同时配合冷气流降温技术,使得红外信号进一步降低。这样翼尖偏转配合二元矢量喷管,在保障不影响隐身效果的情况下,便可以很好的控制滚转偏航等动作,也能辅助起降。
当然这样也会有代价,那就是二元喷管的推力会损失一点,并且偏转角度也是受限的。不可能做到绝对灵活的超机动性能。
![]()
但其实对于歼50这样大体格子的六代机而言,隐身和超视距打击的优先级是要远远高于格斗机动能力的,毕竟如果在200公里以外就能实现绝杀,又何必贴身肉搏呢?但是歼50如此性能优异,还不是最让老美破防的。
有人驾驶
最让老美破防的是歼50是有人飞机,并且还是单座设计。相比之下取消空速管和采用全动翼面,还只限于飞机本身的研制进度和性能问题。
也就是说在理论上,美国假以时日还是有可能实现追赶的,哪怕暂时追不上也不用过于担心。但前提是歼50要是一款空军型的六代战机才行,因为空军战机哪怕航程再远,也是以国土领空为基础,中国的空军主力战机一般也不会直接飞到美国领空进行打击。
也就是说歼50如果只装备空军,或者说它只是一直被美方认为的无人机,顶多是美方以后丧失在西太的制空权而已,无法在中国家门口搞事情了。
![]()
但问题是歼50不光是有人驾驶飞机,而且是不同于双座版六代机歼36的单座,这就意味着它的体型会相对更小,同时再加上是沈飞研制的北六代,以及被认为前起落架是双轮结构有弹射牵引装置,是明显在针对航母电磁弹射需求。
这就让美国彻底懵了,就中国现在福建舰电磁弹射的领先程度,以及接下了更大的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建造计划已经传出。
歼50一旦作为六代舰载机上舰,将来在大洋之上与美国航母对垒,咱家将会以绝对的代差优势实现碾压。如果是与歼20和先进预警机组成穿透性的制空体系,将是专门攻破岛链封锁,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利刃。
![]()
甚至美国智库已经给出悲观的预测,认为歼50如果在2028年前服役,美军现役的F35将彻底丧失在西太的制空权。中国不仅会在六代机标准制定上抢占先机,歼50甚至会成为全向隐身的标杆,被全球各国研制的六代机争相模仿。
相比于美国目前在全球数量占优的F35,歼50作为有人战机暴露出的战略意图也会让美国觉得更可怕,因为歼50的核心任务不仅不是狗斗,而且还将在超视距空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直接化身为“空中指挥官”调度无人机群作战。
![]()
你可能会认为调动无人忠诚僚机,不是因为采用双座吗?确实在五代机身上需要这样,但六代机完全可以做到有人和AI的协同,今后歼50的飞行员,很可能会像玩游戏一样指挥忠诚僚机,对敌方很轻松的进行侦察、干扰乃至打击。
当这样的战机和作战方式,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清清楚楚摆在那的歼50时,只能说美国想不破防都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