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
10月15日,密云区1411宅存在局部隐患房屋已全部完成修缮,保障了受灾群众早日重返家园、温暖过冬。图为现场展示的修缮前后对比。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为做好今冬明春冬季供暖,让市民温暖过冬,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已督促各单位于10月31日前完成供热系统打压上水、冷态运行调试及入户巡检和热态调试,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供热系统11月1日具备供暖条件。
2025-2026采暖季,全市城镇地区集中供热面积约10.7亿平方米,其中,居民7.01亿平方米,非居民3.69亿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锅炉(机)房7607座,备案供热单位1152家。
市城市管理委已督促各区、各单位于10月31日前完成所辖区域内的老旧管网更新改造、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冬病夏治”消隐等各项任务。今年,各区完成“冬病夏治”消隐950余项,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约1300余公里,既有建筑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3000万平方米。
北京热力生产调度与监控中心主任梁言凯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解决上一供热季发现的问题,北京热力全面梳理用户诉求工单,针对集中投诉小区共梳理出917项问题清单,逐一“销号”,确保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成。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介绍,截至目前,北京热力各项供热设备设施检修技改工作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下一步将完成供热系统冷热调试,确保在正式供热前,供热设备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为做好启动供暖准备,市城市管理委将督促各单位于10月31日前完成供热系统打压上水、冷态运行调试及入户巡检和热态调试,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供热系统11月1日具备供暖条件。运行服务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并完成岗前安全教育、操作技能培训及考试。调试期间集中力量排查管网跑冒滴漏、系统平衡失调、末端不热等突出问题,主动、迅速解决用户室内采暖系统窝气、漏水等报修诉求,持续优化智能调控系统,加快室温监测设备调试上线。
根据《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北京采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象等实际情况调整采暖期时间。
根据《北京市临时调整采暖期时间程序规定》,预测法定采暖期前后的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摄氏度,或遭遇强降雪等可能对居民生活保暖产生重要影响的天气,北京可以提前或延长供暖。
自10月中旬起,市城市管理委已与气象部门开展气象会商,并根据气象情况,适时加密气象会商频次。下一步,北京将按照程序,继续科学研判供暖时间。
关注1
怀柔水灾受灾村3021台受损采暖设备全部恢复运行
10月23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孙胡沟村,78岁的五保户范举田家,新更换的空气源热泵一直开着,屋里温暖如春。近日,北京气温骤降,此前受灾的怀柔区多个村庄,已经完成了采暖设备更换和修复等工作,许多村民已经开始采暖。
“水灾中,热泵的外机和连接管道被泡了,灾后,政府帮助换了一套新的,我们在10月13日就打开了。”范举田的妹妹范书连告诉记者。空气源热泵是一种新型的节能采暖设备,也是当前北京清洁能源改造中推广的设备之一,村民们通常称为“空气能”。
记者从怀柔区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34个水灾受灾村煤改清洁能源设备的恢复工作全部完成,3021台受损采暖设备全部恢复运行。
在今年的洪水中,范举田家原本的采暖设备被水泡坏。范书连告诉记者,哥哥范举田是五保户,2024年,政府统一进行清洁能源改造,范举田家更换了空气源热泵。作为五保户家庭,范举田家的采暖设备完全免费,由政府承担。今年被水泡了以后,外机完全损毁,连接室内地暖的管道也损毁,当地政府、保险公司、空气能设备厂家等先后去范举田家勘查,并在10月初更换了全新的设备。“换完以后,刚好天气也冷了,我们就打开了,一直开到现在,屋里温度能保持在18℃左右。”范书连说。
怀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洪水后,当地按照受灾设备状况,划分为“更换、维修、清洗”三类,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10月下旬已完成全部修复工作。记者了解到,根据北京市相关政策,清洁能源改造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包括设备改造和日常采暖用电补贴政策。
关注2
下过雪的北京海拔最高村十几天前已开始自采暖
“10月5日左右,我们家就开暖气了。”10月23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江水河村村民周学会告诉记者。周学会家使用的是政府补贴改造的空气源热泵,自家控制开关,进入10月,村里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家里就开始采暖了。
江水河村位于灵山上,村口海拔1400米左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村庄。村里气温常年比市区低10℃左右,每年这里的冬天,来得都比市区早。 10月18日,北京城区下小雨时,江水河村已经降雪了。村民介绍,对于降温,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村里已经完成清洁能源改造,随时都可以便捷取暖。
记者从门头沟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门头沟区已累计完成130个村和13个农村形态社区清洁取暖改造,目前山区供暖稳定,可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有力支撑了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其中设备改造方面,采取市场化模式,村民按照实际需求自行购置清洁取暖设备,根据设备类型和能效等级等,分级对接奖补,每户最高奖补1.2万元。用电费用方面,享受电价补贴政策,每年采暖季期间20:00到次日8:00,电价补贴0.2元每度,叠加原有0.3元每度的低谷电价,村民按0.1元每度用电,每个采暖季每户上限1万度电。
在江水河村,冬季常住的家庭,大约有四五十户,村里采用电暖气和空气能采暖两种方式。周学会介绍,他家原本使用的是电暖设备,后来改成了空气源热泵,“比原本的电暖设备更省电。”
关注3
密云村里来了维修队专给供暖设备“体检”
这几天北京气温骤降,密云区村里来了维修队,他们专门来给村民家里的自供暖设备做“体检”,能修的修、能换的换,预计月底前维修、更换完毕。等天再冷一些,村民们家家户户一开阀门,都能随时用上暖气,温暖过冬。
村里的钢结构电线杆架起来了
冯家峪镇西庄子村是海河“25· 7”区域性大洪水的受灾村,这几天气温下降明显,村民家的自供暖设备能用吗?村干部何淑英说:“最近村里来了维修队,挨家检查设备。前期村里、镇里也都摸了底,哪家的设备需要修、哪家的设备得更换,都有台账,月底前肯定都能修好、换完。正式供暖前,村民用上自采暖没问题。”如今村里的临时电线杆换成了钢结构的稳固电线杆,为村民们温暖过冬上了“双保险”。何淑英脚踝有旧伤,降温就会有点儿疼,所以她穿上了厚棉鞋,等天气再凉一点,她把暖气打开,家里暖和了,脚也就舒服一些。
高岭镇瑶亭村村民王以庄家院里种了花卉绿植,还挂上了中国结,两个月前,这个小院因暴雨受损,后山墙开裂、屋顶渗水。密云区组建专家组对包括王以庄家在内的房屋受损户进行鉴定,并组织修缮,王以庄第一个响应。只用了1个月,王以庄住上“新家”,他选择在墙面贴竹炭纤维板,不仅防潮效果好,还很保暖。在卧室里,崭新的暖气散热片已经就位,“供暖设备都是好的,天冷了,一开阀门就能供暖。”
在大城子镇南沟村,70岁的吴绍银老人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干燥的墙壁、整洁的小院,曾经因洪水受灾的房屋如今焕然一新,老人在家里露出笑容。大城子镇有近470户和吴绍银老人家一样的受损房屋,修缮工程从开工到验收合格仅用33天,确保所有受灾群众在天气转冷前安全返家。
记者从密云区了解到,截至10月15日,全区1411处存在局部隐患房屋已全部完成修缮,保障受灾群众重返家园、温暖过冬。
新工程可解决局部停供等问题
除了抓紧抢修受损房屋,让村民安心回家,密云区集中供热管网修复工程也在加紧推进。记者了解到,海河“25·7”区域性大洪水导致太师屯镇集中供热管网严重受损,23.5万平方米供热区域受到影响。9月30日,水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拟于11月15日供暖期前完成保供工程建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工程使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通过实施一系列智能化改造方案,可解决局部停供和冷热不均问题,实现按需精准供热。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太师屯镇居民用户1134户和商业用户346户约1.5万人冬季供暖需求。
10月21日,密云区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受损房屋重建工作,切实做好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保障群众温暖过冬。要抓紧修复灾毁农田和农业设施,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
![]()
10月15日,密云区高岭镇瑶亭村,村民王以庄正在查看新装的窗户,他特意挂上了喜庆的中国结。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未来三天气温小幅波动
10月23日霜降,是传统农历中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下一个节气即为立冬。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出现降温天气,连续两日晨间低温低至冰点以下。北京是否已经进入冬季?
根据气象科学,节气并不是季节划分的标准,古老的节气时令和当今的气候有些“脱节”。根据《气候季节划分》国家标准,入冬判定需基于“5天滑动平均气温”,当年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出现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日期,即为冬季的起始日。
从历史数据来看,北京常年平均入冬时间为10月31日(基于1991年至2020年的数据)。每年具体的入冬时间都不相同,或早或晚,如2024年北京入冬日期为11月4日,较常年偏晚。
据北京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北京云量依旧较多,气温小幅波动。周日(26日)天空转晴,三四级北风吹起。出行出游还请关注临近预报,提前做好防范。
展望后期,下旬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29日前后有降水天气,雨后有3、4级偏北风;气温略有起伏,早晚气温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