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贞观108坊 图/网络
又到11月15日,西安的冬天准时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热力批判大会”。当供暖阀门打开,业主群里的温度计读数却始终上不去——这已经成为西安冬季的保留节目。
交最贵的钱,挨最文明的冻
西安人每年掏出大几千取暖,结果只换回一句“保证不冷”。
热力公司的逻辑很奇妙:他们承诺的不是温暖,而是“避免冻死”。只要温度计显示18度,就算完成任务。可问题是,在西安冬季的晴天,就算不开暖气,中午室内温度也能轻松突破18度。这笔钱,难道买的是温度计上的心理安慰?
更绝的是测温时间——永远选在午后最暖和的时候上门。这时候别说供暖,开个窗都能到18度。业主们穿着棉袄在家发抖,热力公司拿着达标数据扬长而去。这套操作堪比你去餐厅点了碗牛肉面,店家端来清汤挂面说:“吃吧,保证饿不死。”
我们被“温差经济学”收割了
看下图这张北方供暖价格对比图,会发现神奇现象:西安的5.8元/平米,居然比哈尔滨还贵。但哈尔滨要对抗的是零下30度的严寒,西安最多零下10度。
![]()
图源:小红书(看水印就知道被反复使用,侵删)
初中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把室内从-30度加热到20度,和从0度加热到20度,需要的能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这就好比在东北穿羽绒服合情合理,在西安买同款羽绒服却要花更多钱——我们不是在为温暖买单,是在为定价权买单。
空置费,一场完美的“躺赚”生意
最绝的是那个30%空置费的理论。热力公司说:你不用暖气也会蹭到邻居的,所以得交钱。
照这个逻辑,我闻了楼下烧烤店的香味是不是该付钱?听了邻居家的钢琴声要不要买票?既然说我们蹭的是邻居家的热气,那空置费为什么不直接补偿给邻居?热力公司中间抽成的理由是什么?
他们甚至不需要提高进水温度——反正只要保证整栋楼有个18度底线就行。这套商业模式简直完美:用A家的暖气给B家保温,然后向两家同时收费。
我们为何无法反抗?因为怕冷是人性弱点
热力公司最精明的地方,是看穿了人性的弱点。你可以不买奢侈品,可以少吃大餐,但寒冬腊月里,没人敢拿家人的温暖冒险。正是这份“刚需焦虑”,让他们能在骂声中稳坐钓鱼台。
但别忘了,所有垄断的堡垒都是从内部开始崩塌的。当业主们开始在群里共享测温数据,当越来越多人研究起自采暖方案,变革的种子已经埋下。
或许该成立个“暖气消费者协会”,让交费的业主们也有话语权;
或许该推动温度标准从“不冷”提升到“舒适”;
至少,空置费这笔钱不该不明不白进入热力公司的口袋。
![]()
点击关键词 看看我们做过什么
中国城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