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在一些街道和公园中,掉落的银杏果未被及时清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今天(11月17日),北京的大风也将树上仅存的部分银杏果卷落。
近日,记者探访北京部分银杏树比较集中的点位,发现有些银杏果被反复踩踏,已经粘在了地砖上。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银杏果成熟掉落期如遇大风,大量果实集中掉落,确实会存在清扫不及时、不彻底的问题。如何破解银杏果臭味难题?记者采访了园林绿化专家。
银杏果被踩气味重,人工打果不现实
近一个月来,金黄色的银杏叶为北京秋色增添了不少浪漫的色彩,但银杏果的气味让人感到困扰。
11月16日,北京升级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黄色的果实和叶子在风中落了一地。“今天风很大,地上都是银杏果,踩了一脚超级臭。”一名市民说,回家的时候发现鞋底粘着黏糊糊的果实。
此前也有居民反映,在朝阳区景华街的一处路段,人行道上残留了大片银杏果踩烂后的黑色、白色、黄色痕迹,味道十分重。近日,记者前往该点位,发现银杏污迹延伸数米,宽度占了人行道的大半,路人需要踩着污迹通过。
11月14日,记者在公主坟地铁站C口看到,银杏树上不时有果实掉落,环卫工人将银杏叶和果实聚成小堆,避免来往行人踩到。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有路人问,能不能把果实打下来清理走,“树太高了,果实也很多,这个做法不太现实。”她说,只能先聚成小堆,勤看着点,踩烂了更难清理。
![]()
11月14日,公主坟地铁站C口附近,环卫工人将银杏叶和果实聚成小堆,避免行人踩到。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摄
在望京广顺北大街人行步道上,记者看到部分银杏枝干已经光秃,银杏果的果肉混合着银杏叶粘在地面上,露出白色的痕迹。在经开区荣华西二路,灰白色的步行道上有星星点点的银杏果留下的深色印迹,还有少量银杏果粘在地砖上。在日坛公园日坛博物馆南侧,银杏大道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但地上也有少量银杏果残留,周围有一股隐隐的臭味。
银杏果散发臭味出于“自我保护”
银杏果为何发臭?记者了解到,银杏果的外种皮中含有丁酸等脂肪酸,丁酸闻起来有一股腐臭的味道。完整的银杏果不会散发气味,但银杏果落地破损后会氧化,于是散发出了腐烂的臭味。银杏果散发臭味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以防止被动物食用,从而增强繁殖能力。虽然这个气味不会影响人的健康,但对环境卫生、出行体验造成了影响。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赵世伟介绍,银杏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古老树种,被称为“活化石”,与它同时代的动植物很多都灭绝了。银杏还是长寿树种,具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谈及银杏的优点,他说,银杏比较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易于栽培,同时比较抗病,很少有病虫害,不用打药,对环境友好。它们姿态优美、树干直,冠大荫浓,适宜作为庭荫树,秋叶金黄,形成秋季许多网红景观。银杏全身都是宝,种子可以食用、药用。
“不过,银杏果臭近几年确实比较突出。以前,大家从来不觉得这是个问题。”赵世伟说,以前银杏果很受欢迎,二三十年前,银杏果就是几十块钱一斤,专门有人在银杏果还没掉落时就等着将它们收走。“以前在学园林树木学时,老师说在美国和欧洲,银杏落果是一种污染,我们觉得不可理解,认为这是好东西,怎么会是一种污染物呢?”他说,现在捡拾的人不多了,银杏果掉在地上被车辗轧、被人反复踩踏,就会散发臭味。
增加清扫频次,有公园提前手工摘果
11月16日,记者拨打12345热线,询问是否有人负责清扫景华街的银杏果,随后,景华街道路清扫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前往街道核实情况。11月17日,环卫工人将景华街上已经压坏的果实铲起、清扫掉,并对路面进行了冲刷作业。
![]()
11月17日,工作人员在景华街清理银杏果渣。受访者供图
该工作人员介绍,进入银杏季,环卫人员的工作量猛增,有时候确实忙不过来,有时落了果子没来得及扫,来往的行人、电动车就把果实踩轧了,银杏的种子里有油脂,很容易粘在地上,等过后再来清理,难除的污迹已经形成了。“这两天叠加大风天气,大量的果实、树叶集中掉落,清扫工作的难度增加了数倍,确实存在清扫不及时、不彻底的问题。”
据了解,景华街上形成污迹的银杏树其实并不是市政绿化树木,而是在北京财富中心绿化范围内的绿植,但有些果实也会被大风刮到市政道路上。工作人员介绍,在所属单位管理的范围内,哪块路面有银杏树,相应的清扫单位也建立了台账,会重点关注、清扫,现在此处也加入了重点关注范围,“此次彻底清理后,后续还会增加清扫频次,减少果渣异味对行人的影响,管理部门也会加强对清扫单位的检查和考核,督促提高作业质量。”
银杏果清扫确实存在一些“难题”,清理难度大,还要掌握时机——清理银杏污迹时会用水冲刷,需要避开人流量高的时候进行作业,温度下降后还存在路面结冰的风险。此外,尽管这两天风很大,但还是会残存“顽固”的银杏果,根据往年经验,一些银杏果可能会在树上挂到春天。该工作人员介绍,银杏果清理是全市的共性问题,目前只能加强巡回保洁。
一家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园一般会在开园前对落果进行集中清理,“我们实行‘缓扫落叶留住秋景’的措施,开园期间清理落果,有游客会以为在清理落叶,有时还会影响游客拍照。所以难免有新掉落的落果没有被及时清理。”
日坛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银杏落果期,公园重点关注3个点位,包括公园东边的银杏大道、日坛博物馆前方的银杏道、管理处门口。3个点位都有固定人员长期值守,对落果随落随扫。“扫完之后才会擦拭地面,防止果肉粘住。”但近期游客量较大,有可能落果还未被清理,就被游客踩碎了。
![]()
日坛公园工作人员在升降车上进行人工摘果。日坛公园供图
他说,为了防止银杏果臭味影响游客体验,11月,日坛公园还进行了手工摘果。“在银杏集中成熟期,工作人员会乘坐升降车,在果实落地之前将其摘下。”但他坦言,这种方式也不能完全杜绝银杏果发臭的问题。
循序渐进减少路边种的银杏雌株
赵世伟表示,银杏落果是自然现象,持续时间不长且掉落位置相对集中,环卫和园林工人可以提前几天将它们打落,另外,自然落果需要尽快清理,避免踩烂后释放味道。“不建议对树木使用化学方法,比如喷药剂减少其果实,年年都要喷,吃力不讨好。”
如何从源头上减少落果散发味道?他说,银杏树分为雌株和雄株,雄株不结果,臭味来源于雌株所结的银杏果,所以要减少马路上银杏雌株的种植。
“银杏雌株结果不仅有污染问题,其在生长过程当中,为了开花结果,消耗的养分和水分都比较多。往往大家在路上看到一些树叶子先黄了,且掉得快,都是雌株,其观赏效果没有雄株好,雄株更加健壮,株形更加优美。”
赵世伟认为,需要循序渐进施策,对于马路上现有的银杏雌株,今后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更新,同时,把马路上不再种植银杏雌株写入技术规程。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王景曦
编辑 白爽 校对 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