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刘少利 通讯员田艳领
金秋时节,穰穰满家。新密市上下抢抓农时,全力以赴确保秋粮颗粒归。截止10月11日,新密全市已收秋粮36.9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40.68万亩)的90.73%。其中玉米已收32.6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36.28万亩)的89.85%;大豆已收1.45万亩,占大豆播种面积(1.49万亩)的97.31%;红薯已收2.4万亩,杂粮已全部收获。
据了解,抢收期间该市全力开辟晾晒空间。协调开放各镇、街道的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等公共场地作为临时晒场,并动员利用闲置厂房、仓库等各类空间,方便农户就近、分散晾晒,最大限度避免粮食堆积霉变。同时加强科学晾晒指导。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推广摊薄晾晒、通风架晾等科学方法,指导农户利用一切有效空间,确保粮食通风透气,加速水分蒸发,全力保障粮食品质。另外还组织抢收与田间管理。科学调度农机,抓住降雨间歇全力抢收。同时,指导群众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田间积水,为农机进地和后续播种创造条件。
同时,该市科学谋划、及早部署,为接下来高标准、高质量的小麦播种工作夯实基础。科学分类整地。依据土壤类型、墒情、田间积水和作物茬口等情况,科学分类进行排水降湿除渍、散墒整地播种,待土地墒情适宜时抓紧翻耕整地、抢时播种,力争在适播期下限前完成播种任务。落实落细措施政策。坚持一条主线(墒情主线),三个服从(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做好“四补”措施,选好品种,以“种”补晚;施足底肥,以“肥”补完;增加播量,以“密”补晚;提高质量,以“好”补晚,确保做好“晚中求早、晚中求好、晚中求稳”。全力推行种子药剂拌种。务必精选高效低毒包衣剂,确保拌种均匀到位,实现“白籽不下地”,有效防控地下害虫与土传病害,培育冬前壮苗。加强技术宣传。晚播小麦要早管适促、增温保墒、促根早长,促苗转化升级,利用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切实提高关键技术知晓率和到位率,指导群众高质量种好管好晚播小麦,稳定播种面积,打好夏粮丰收基础。
编辑:刘少利
二审:白 松
三审:池里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