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京城的西北隅,有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所在——绣球公园。它像一枚被时光遗忘的绣球,静静躺在明城墙的臂弯里,依偎着狮子山的余脉,与阅江楼遥遥相望。园不大,却藏着六百年的风云与柔情;山不高,却因一位女子而名动天下。她,便是大明开国皇后——马秀英,民间唤她“大脚马皇后”。
绣球山的石径总带着潮湿的凉意,这处狮子山余脉凝成的球状小山,因“狮子盘绣球”的格局得名,更因马皇后的传说,让每块砾石都藏着六百年前的心事。山顶六角重檐的望夫亭下,一方巨石静卧,凹痕里的清泉终年不涸,那便是老南京口中的“马娘娘脚印”。
元至正二十年的夏日,龙江水面的战云压得极低。朱元璋在卢龙山(今狮子山)布下伏兵,静待陈友谅的船队入瓮,而马秀英正站在绣球山顶远眺。江风掀动她的布裙,远处敌军帆影已近,可对面山巅的帅旗纹丝不动,山下隐约传来的厮杀声让她心尖发紧。这位被百姓唤作“马大脚”的女子,虽未缠足却心怀丘壑,战场的凶险她比谁都清楚。情急之下,她猛一跺脚,赤赭色的砾石竟被踩出深深凹痕,长逾八寸,深及二指,恰似她未缠足的脚掌模样。
传说那跺脚处转瞬涌出清泉,马皇后便引此水烧火做饭。石灶在山坳里腾起白雾,蒸好的馒头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将士们饱腹后奋勇破敌。后来有人说,这泉水是贤后的“急泪”所化,酷暑久旱也不干涸,便是在护佑这片土地。多年后胡惟庸专权,马皇后听闻其子仗势杀人,怒而挥剑劈向山岩,巨石应声开裂,留下“劈剑石”的遗迹,这份刚烈终究惊动了朱元璋,促成奸党覆灭。
![]()
绣球山的名字,原是朱元璋因她常来此眺望所赐。他知她挂念征战的夫君,便将这小山化作“绣球”,与自己坐镇的“狮子山”相呼应,藏进“狮子盘绣球”的风水寓意里。望夫亭的楹联“几番风雨转秋凉,雁排人字行”,道尽她当年盼君归的焦灼。而那方脚印石,更成了时光的见证——它本是白垩纪晚期形成的灰色砾岩,却因贤后的传说,被赋予了温度与灵性。
马皇后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却在南京人的口耳相传中,成为永恒的“马娘娘”。她不再是史书中端庄的孝慈高皇后,而是那个敢跺脚留印的泼辣女子,是那个亲炊饭香暖三军的温柔妻子,是那个用天足丈量江山的传奇皇后。绣球公园因她而有了心跳,南京城因她而多了一抹母性的光辉。
花开复花落,山静而水远。若你春日来此,不妨带上一枝绣球,放在脚印旁的水洼里。让那抹蓝紫,替岁月答一声:“大脚走过,山河记得;女子来过,天地动容。”
如今汉白玉塑像在山顶静静伫立,端庄的眉眼望向狮子山方向,与莫愁湖的莫愁女塑像遥相呼应。游人俯身看那石中清泉,指尖触到的凉意里,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那记跺脚的急切与坚毅。绣球花开了又落,江水涨了又退,唯有这石上的痕迹与传说,伴着“马大脚”的贤名,在秦淮畔的风里代代流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