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玉米住进冷棚 不怕风吹雨打
沧州日报记者 张梦鹤
10月8日清晨,天空飘着细雨,青县和润泽家庭农场的冷棚里却已热闹起来——农户利落地从秸秆上掰下鲜食玉米,剥开外皮,露出饱满鲜嫩的籽粒。农场负责人张进将手机镜头对准采收场景,在团购群里实时“吆喝”:“现掰的甜玉米,生吃都甜到舌尖儿,想吃的赶紧下手!”
为啥雨天也能从容收玉米?答案全在这一座座冷棚里。“玉米住进冷棚,风吹雨打都不怕!”张进说,这是他从2018年就琢磨出的种植“巧思”。
“一方面,咱青县农户大多用冷棚种果蔬,春茬甜瓜收完,秋茬就犯了难。种蔬菜病虫害多,天天得盯着管理,费心还不一定高产;要是空着地,又可惜了这大棚和地块。另一方面,露天玉米靠天吃饭,赶上连续阴雨,熟了也不好收获。”张进说。
“要是把玉米种进棚里,是不是就能避开这些麻烦?”有了这一想法,张进立刻行动。他找来不同的玉米品种一一种植、对比,最终筛选出早熟、抗性强、口感脆甜的鲜食玉米品种。同时,他慢慢引导有意向的农户在冷棚里种鲜食玉米。每年七八月,冷棚里的鲜食玉米才开始播种。张进说:“这样一错峰,露天种植的玉米卖完了,咱的玉米刚好新鲜上市,价格自然能上去。”
“种玉米省事,我种了几亩冷棚玉米,还能抽出时间去工厂打工。”正在采收的农户说。
收益更是实打实的“甜”。刚采收的鲜食玉米一穗能卖到一两元。去年有农户种得晚,11月底才采收,6根玉米打包销售卖20元,仍被抢购一空。“不想自己找销路的,我们农场能帮助销售!”张进打开手机里的销售记录说,“团购群里一喊,订单就来了。”按一亩地种3000多株玉米算,刨去成本,一亩地纯利润能到5000余元。
(摘自《沧州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