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镇平县枣园镇辛营村的现代化温控蔬菜大棚内却暖意融融。一排排辣椒植株长势旺盛,青翠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十余名村民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两天电话订单响个不停,辣椒成了‘抢手货’,咱们从早忙到晚都供不应求!”支部书记辛占秒抹了把汗,笑着说道。
![]()
产业升级:37座大棚托起“钱袋子”
辛营村的红火景象,源于近年来对乡村振兴路径的深入探索。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该村建成标准化大棚20座、温室暖棚17座,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推动蔬菜产业向组织化、标准化、数字化转型。目前,辣椒、黄瓜、茄子等时令蔬菜年均产量超80万斤,带动村集体年增收。
科技赋能:绿色种植激活“生态链”
走进温室暖棚,生物防虫板均匀分布,秸秆发酵有机肥滋养土壤,智能水肥系统与温湿度传感器实时调控环境参数。技术员小李指着数据屏介绍:“我们采用‘三物循环’生态模式,辣椒与黄瓜、包菜轮作,既防病虫害又保肥力。”据悉,该体系使农药使用量减少60%,肥料利用率提高40%,蔬菜品质达到绿色认证标准。
产销对接:“订单+冷链”保障“鲜直达”
“早上采摘的辣椒,下午就能摆上南阳、郑州的超市货架。”辛占淼翻开订单本说道。通过“订单农业+冷链直配”模式,合作社与3家生鲜企业签订长期协议,日发货量最高达5000斤。标准化大棚的辣椒采收虽近尾声,但17座温室暖棚可稳定供应至明年春季,实现“四季不断档”。
![]()
为持续提升产业效益,合作社派技术员赴山东学习育苗技术,计划引进嫁接黄瓜新品种。“咱们的辣椒映红了寒冬,更点燃了乡亲们的干劲!”辛占淼信心满满。如今,辛营村已形成绿色生产、智慧管理、产销一体的现代农业链条,这条火红的致富路正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稳步前行。
作者:李晓宁
审核:杨旸 校对:王远 编辑:洪涛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稿(zpwlk@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