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陶辉 严松
11月17日,2025中国(红安)红薯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国第一将军县”湖北省红安县启幕。来自中国科协、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科院等机构的300余位领导专家齐聚红色热土,共商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开启老区振兴新篇章。
据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大会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协、中国农科院、中国农技协及全国多所顶尖高校院所的权威专家,包括10余位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20余位顶尖学术专家,阵容强大,规模空前。
![]()
2025中国(红安)红薯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国第一将军县”湖北省红安县启幕
红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钟林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红安红薯与革命老区的深厚渊源:“红安苕从革命年代的‘救命粮’,蜕变为新时代老区人民的‘致富薯’、‘复兴薯’。”
大会凝聚起“以苕兴业、共创未来”的强烈共识,为红薯产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
![]()
红安县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大会的核心环节迎来多项重磅合作。红安县人民政府先后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北省粮油集团签订三项战略合作协议;华中农业大学与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共建“现场教学基地”。
在授牌仪式上,“华中农业大学现场教学基地”“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成果示范基地(红安)”“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实践基地(红安)”等牌匾花落红安。
![]()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实践基地花落红安
这一系列扎实举措,标志着红安红薯产业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品牌升级等方面构建起完善支撑体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将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及技术培训等服务,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将助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这些合作将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一颗小红薯,成就大产业。据了解,目前红安县红薯种植面积已突破30万亩,总产量达7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湖北省首位。全县培育了1902家种植大户,发展规模加工企业近40家,产品涵盖120多个品类,综合产值突破48亿元。这一产业带动了12万余户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1500元至2000元,真正实现了“一苕富万家”。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的标准化种植,亩产达到3000公斤,同时依托“产地直发+云端带货”新模式,“将乡红”“苕大哥”等60多个品牌火遍全网,让红安苕香飘全国。
![]()
红安苕已香飘全国
与会嘉宾还深入红安红薯科技小院、城西食品工业园开展实地调研,并在“专家与企业家面对面恳谈会”上进行深度交流。未来,红安将继续推动红薯产业向功能食品、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全力打造贯穿三产、连接城乡的特色产业集群。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黄冈市人民政府指导,红安县人民政府、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农技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
一颗小红薯,成就大产业
大会由黄冈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彭学海主持。他表示,红安将继续秉承“扎根土地、坚韧不拔”的红苕精神,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让“红安红+红苕红”红透全国、香飘世界,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通讯员 汪冠 阮景明 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