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亮,湖北省黄冈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年轻人结对出发,有人顺手帮同伴理了理褶皱的衣领,几人迈步向前,脚步也绕开了办公楼的方向,径直往巷口的零售店铺走去。
这样的清晨场景,每天都在黄冈烟草全市各地的基层管理所上演。
强化源头储备,建立人才队伍“蓄水池”
![]()
师傅向徒弟现场讲解寄递环节查案的关键要点。
“先把脚步迈到店里、把眼睛盯在货架上、把手查向寄递渠道、把身影定在案件现场。”在黄冈烟草的统筹推动下,各县局将青年培养机制延伸到执法一线的每个场景中,青年们入职的第一课,不在会议室,而在市场、寄递、执法等最前沿完成。
按照黄冈市局培养要求,新入职稽查员前两年都会扎根在管理所——这是专卖工作的最小作业单元,也是最能磨炼本领、锤炼心性的“成长坐标”。在这里,他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零售户、应对纷繁多变的市场情况,在每天的走访、检查与沟通中,掌握执法的尺度,体会服务的温度。
“有时候不只是搞检查,还得听懂方言、读懂表情。”管理所的老同志常这样叮嘱新人。
稽查员小孔是外地人,初来乍到时常听不懂当地话,也不太明白零售户顾虑什么。一次例行检查时,老同志主动用当地方言和经营户聊起家常,短短几句就化解了对方的抵触情绪。那一刻,小孔才真正明白,执法要讲程序,更要讲方式。
此后,他刻意学起当地方言,学着在交流中传递温度。渐渐地,他在巡查途中能听出顾虑、在解释政策法规时能说到心坎,明白执法不只是“查”与“罚”,更是一条“服务与监管”的双向路。这些从实践里摸出的“沟通技巧”与“执法分寸”,也成了一线稽查人员做好专卖工作的底气。
基层的锻炼,是新进员工积蓄专业底气的“第一口粮”,他们在烟火气里长见识、长本事、长担当。在基层打磨出的专卖实战能力,是最宝贵的积累,也让黄冈烟草的专卖人才蓄水池始终活水流深。
强化教育培养,增设人才队伍“加油站”
![]()
专卖管理人员参加专卖业务条线专项培训,全力备战“双能”竞赛。
“原来一份笔录背后,要考虑这么多细节。”培训课堂上,青年稽查员小丁边做笔记边感叹。那天,他正在参加法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暨优秀案卷评审培训。
近年来,黄冈烟草持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构建起“集中授课+案例研讨+实战演练”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从立案查处到文书制作,再到取证要点、说理执法,全流程覆盖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课堂变成了执法现场的延伸。
“最有用的,是能现场问、当场改,”学员小丁说,“导师当场点评,哪句表述缺乏依据,哪份记录取证不充分,哪种情境最能考验判断,这些问题在案子里都是真实会遇到的。”
各种培训带来的变化,正在一点点显现。不少青年稽查员开始主动复盘案卷,有人能在现场答出法条出处,也有人在“双能”竞赛中脱颖而出。黄冈烟草专卖条线正通过一场场“充电式”培训,让青年稽查员的执法能力从“课堂”落到“现场”,也为高质量执法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强化实践锻炼,打造人才队伍“练兵场”
![]()
专项小组聚焦技术难题开展专题讨论,现场交流思路、碰撞观点。
“红色预警!这家零售户风险值超标,48小时内必须突击检查!”黄冈市烟草专卖局稽查队员小田点开“掌上金叶”APP,刚收到的预警任务带着明确时限,这和他刚入职时“靠经验摸排、跑断腿也难抓重点”的场景截然不同。
以前面对将近3万余家零售户,违法违规大户“购、销、储、运”藏得深,小田和同事们常陷入大海捞针的困境。
今年,黄冈烟草组建专项小组,522名一线人员跟着老同志跑市场、查案卷,一点点筛选出双5案件记录、违规代订代收等10项核心特征,最终搭起了违法违规大户风险评估模型。
模型落地后,小田的实战能力更是在一次次任务里快速提升。有次他盯着“东坡智脑”大屏,3D地图上的红色标记格外刺眼,系统提示该商户有高频支付和异常物流轨迹。他立刻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顺着数据线索查下去,3小时就捣毁了一个空管烟窝点,“以前查案子靠运气,现在跟着数据走,心里有底,效率也高多了!”
黄冈烟草这处“人才练兵场”,就是这样靠着一桩桩实战,把像小田这样的青年稽查员,磨成了懂业务、会数据、能攻坚的专卖骨干。
基层的摸爬滚打、课堂的充电补能、实战的锤炼打磨,黄冈烟草为青年人才量身打造了一份“成长套餐”。稳得住的脚步、钻得深的本领、顶得上的担当,正汇成这支队伍最鲜明的底色。(图/文 高梦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