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军红 罗涛 马丹
受前期降水影响,部分地块土壤湿度过大导致播种推迟,面对这一挑战,驿城区以农技服务为抓手,精准施策破解"湿播"难题,让晚播麦播种质量不打折、丰收底气不减弱。
![]()
11月16日,蚁蜂镇的农田里机器轰鸣,拖拉机有序开展翻耕、平整、播种一体化作业。"今年受天气影响,比往年晚种了一二十天,心里本来挺着急的。"蚁蜂镇石庄村村民杜祥看着刚种完的100亩麦田,脸上露出了踏实的笑容,"好在农业部门给了技术指导,让我们加大播种量、科学整地,现在100亩麦全种完了,盼着明年有个好收成。"
![]()
针对土壤湿度大、播种期推迟的突出问题,驿城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建由农技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组,深入各乡镇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农技人员化身"田秀才",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墒情、肥力条件"把脉问诊",为农户量身定制播种方案,从播种量调整、耕作方式优化到后期田间管理,提供全流程个性化指导,全力守住播种质量底线。
"我们重点在全区推广了三项关键技术:选用早熟高产抗寒品种、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基本苗。"驿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马卫红介绍,晚播小麦要重点做好冬季管理,通过适时追肥、镇压保墒、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完全可以弥补晚播带来的不利影响。(编辑 詹云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