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一年级新生在校生活“满月”,从“幼”到“小”的蜕变顺利吗?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为每名一年级学生量身定制了一份“成长报告”,清晰记录孩子在入学准备期的点滴进步,与学校“让成长看得见”的教育理念相得益彰。
![]()
![]()
“入学才一个月,你就用行动让老师看到了超棒的自己!课堂上守纪律,课间和小伙伴相处时温柔又友好,是大家都喜欢的好同学。”
“你努力好学,遇到不懂就主动虚心请教,这份劲头让你进步飞快——现在的你听课专心,做事也有条理啦!”
“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每次举手都藏着满满的求知欲。更让人惊喜的是,你笔下的汉字工整又漂亮,就像你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
柱状图、雷达图、照片留影、书信式评语……在一份份“成长报告”里,老师们围绕“学业启航、身心成长、生活自理、社会融入”四大核心维度,让孩子在校的点滴成长都“被看见、被欣赏、被指引、被纪念”。在校长孙琼看来,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与习惯的衔接。“我们以学习、身心、生活、社会准备为四大一级指标,并将其细分的二级指标与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一一对应,”比如,语文通过“汉语拼音”培养语言能力,数学借助“图形魔法师”锻炼数理思维,实现“学中备,备中学”。
![]()
![]()
“成长报告”也成了家校协同育人的一道桥梁。一年级2班的郭秋盈爸爸收到孩子的“成长报告”颇感惊喜:“它就像一本小小的‘成长纪念册’,把孩子准备期的每一点进步都具象化呈现,助力孩子平稳过渡,自信开启小学学习生涯。”校方介绍,家长可依据报告针对性补充家庭教育,如生活准备方面薄弱的孩子,可以适当加强自理能力培养;教师则能借助数据制定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计划,不断优化家校沟通效率。
![]()
10月17日,在学校举行的一年级准备期阶段成果汇报活动中,邀请全体新生家长走进校园,见证孩子这一个月来的成长。除了走廊里的“看得见的成长”各学科展示,还有“豆芽冒尖尖”课堂成果展示、“成长跳跳糖”体育竞赛及“拾光甜甜圈”学科成果展示及总结,不仅将新生“满月礼”的仪式感拉满,更见证了每个孩子小学生活的幸福启航。
记者 / 王菁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王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