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作为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的国家级重点赛事,已成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2025 年赛事更是吸引了全国360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其赛项以企业真实工程项目为背景,以工业标准为考核指标,全面检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被视作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晴雨表”。
在这场高手云集的较量中,宁夏赛区唯一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队伍最终摘得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逻辑算法)赛项全国二等奖,不仅实现了所在院校该赛事国奖“零的突破”,更填补了宁夏高校在智能制造领域逻辑算法方向国家级奖项的空白,这支创造历史的队伍来自银川科技学院。
![]()
这样的突破并非偶然,而是学校在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淀的必然结果。作为适应现代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设立的本科专业,银川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机械设计基础、智能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工厂系统集成等核心内容,形成了多领域知识交叉融合的教学架构。该专业尤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项目开发实施,提前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为毕业后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工厂系统管理等工作筑牢基础。对于学子而言,这样的专业设置意味着能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所学知识直接服务于职业发展。
专业能力的锤炼离不开系统性的培养体系与政策支持,银川科技学院在技能成才方面的布局为学生搭建了从课堂到赛场的完整路径。学校以“产教融合、赛教一体”为核心育人模式,针对“西门子杯”等赛事打造了全流程支持体系:不仅通过校赛选拔优秀队伍,更联合行业资源开展赛前专项培训,内容涵盖西门子TIA Portal软件应用、PLC编程及工业自动化系统调试等核心技能。对学生而言,这种“实战教学”比单纯上课更有收获。
![]()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将竞赛培养逻辑融入日常教学,依托绿智制造产业学院等平台,把企业案例纳入专业课程,构建“企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平台支撑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在师资保障上,其“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32.50%,这些兼具理论功底与行业经验的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实践的指导;而“卓越工程师班”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更直接引入24名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将智慧能源管理等前沿课程纳入教学,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产业一线技术。
![]()
对于追求实践能力与专业竞争力的考生而言,银川科技学院的价值清晰可见:这里有对接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有直达国赛舞台的竞赛支持,更有企业深度参与的实践平台。从课堂上的核心技能学习,到实验室里的项目打磨,再到全国赛场的荣誉斩获,每一个环节都在为学生的成长赋能。这样一所能将专业实力转化为学子竞争力的院校,无疑是智能制造领域考生的务实之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