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更新换代的潮流中,有些人的名字很快会被遗忘,但有些人留下的事迹却如同星辰一般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1984年春晚,一位身着中山装的青年演唱了一首《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红遍海内外,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可很少有人知道,多年后他靠着3毛5一张的门票为国家筹款60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祖国的赤诚热爱,他就是张明敏。
![]()
赤子之心一夜成名
张明敏1956年出生,他的父母都是海外的游子,后来移居香港,那时他们虽然漂泊在外但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因此张明敏从小就被父母教导说汉语,让他明白无论身在何处,自己的根都在中国。他自幼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培养出深深的爱国情怀,年少时他看到罗湖口岸边防战士的肃穆身影,那是他对“祖国”最直观的早期记忆。
中学毕业后,张明敏进入电子表厂当校对工,那时他的月薪只有几百港元,排练唱歌是他下班后唯一的排遣与爱好,之后他在母亲的鼓励下走上了赛场。23岁时他参加业余歌唱比赛,凭借扎实的功底获得冠军,之后他又先后在多个歌唱比赛中夺冠,这个时期他幸运地得到名师指点,他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渐渐在香港乐坛崭露头角。
![]()
1982年,《我的中国心》在黄霑的笔下流淌出浓浓的爱国之情,只是这么好的作品在当时的香港无人敢唱,张明敏毅然接过了这首歌,唱片发行后虽然在香港反响平平,却为日后传唱海内外埋下了伏笔。1984年,春晚副导演无意中听到了这首令人心头澎湃的爱国歌曲,他像发现新大陆一般邀请张明敏上春晚,那年春晚这位身着中山装的青年用这首歌曲让亿万观众动容,他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星。
然而,这位青年歌手的爱国之举却在当时的香港遭受了非议和封杀,他回到香港后被舆论媒体猛烈攻击,他的歌曲陆续被下架,随后唱片公司与他解约,当时可以说香港乐坛的大门直接对他宣布关闭。但他在困境之中并没有气馁,更没有改变初心,而是回到电子厂工作,同时继续在内地进行公益演出,为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
亚运筹款心系家国
1988年北京要筹备亚运会时,他得知需要资金支持,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通过举办演唱会来筹集善款,之后他卖房、卖车,只为举办成本高达500多万港币的义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走过内地24个城市,举办了154场个人演唱会,平均每场演唱会只能容纳3000人,门票最初仅3毛5一张,后来涨到3块5,但依然供不应求,最后他将筹集到的6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国家,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对祖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张明敏不仅热爱音乐、热爱祖国,他还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香港艺人开始关注内地市场,在两地文化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香港回归时,他发布了新专辑《青年人中国心》,再次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香港回归的欣喜,他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90年代后他投身商界发展,2005年担任香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执行董事,他成功转型为企业家,尽管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每当国家有大事时他总是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爱国誓言。2010年他获得铜紫荆星章,2012年当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他出任徐州文旅推广大使,继续搭建两地交流桥梁。
值得一提的是,张明敏用言传身教影响着下一代,他特意为儿子取名张颂华,其中的爱国情怀溢于言表,父子俩曾多次同台演唱《我的中国心》,让观众在他们父子身上看到了爱国情怀得以传承。如今69岁的张明敏已经不红了,可他仍然活跃在公益一线,他说:“爱国不是生意,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
回顾张明敏的成长经历,他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坚守爱国初心,他用歌声和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他那颗赤诚的中国心始终年轻,他的名字或许会被淡忘,但《我的中国心》永远不会褪色。当我们在音乐平台点击播放量超10亿次的这首歌曲时,不应忘记这位拥有拳拳之心的赤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