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时任广东省经济特区办公室主任的黎子流,调任广州市市长。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刚上任没几天,便遭遇了越秀集团的债务危机。
![]()
越秀集团并非一家普通企业,是广州市在香港设立的“窗口公司”,肩负着为广州市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以及沟通海内外市场的特殊使命。
然而,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因为摊子铺的过大,资金链不稳等原因,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其中最大的一笔,是欠下香港汇丰银行30亿港元巨款,并遭遇了汇丰银行各种手段逼债。
当时,很多人认为,越秀负债过高,按照市场规则,应当申请破产清算,这样可以甩掉包袱,避免给地方政府带来持续的金融风险。也有人认为,越秀集团是广州改革开放的窗口,不应该放弃。
![]()
黎子流陷入沉思,他深知越秀集团一旦破产,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更是广州乃至中国在国际上的信誉。海外资本会如何看待一个任由其“窗口公司”倒闭的地方政府?今后谁还敢放心与广州做生意呢?
他当即拍板:不能破产!越秀是广州的招牌,这个阵地绝不能坍塌!必须保住越秀。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当时的广州市政府财力同样捉襟见肘,30亿港元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汇丰银行给出了最后通牒:广州市政府必须在7天之内,替越秀集团还清30亿港元的债务,否则将采取强硬措施。
![]()
这是摆在黎子流面前的一道难题,甚至是横在他面前的一道坎了,大家都在看着,这位新上任市长如何应对了。
这一天,黎子流召集汇丰银行谈判,商讨解决问题。汇丰银行再次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重申:广州不能在一个星期内还钱,他们有多种手段。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进门趾高气昂的代表,出门后却是对黎子流点头哈腰,越秀集团的债务危机就这样解除了,人们不禁疑问,黎子流用了什么方法呢?
![]()
原来,面对汇丰代表提出的采取措施,黎子流没有哀求,也没有回避,而是轻轻一笑,提出了两个方案,供汇丰选择。
第一个方案: 广州砸锅卖铁,保证在7天之内,连本带利还清30亿港元。但有三个条件:一是从此以后,汇丰银行不得再进入广州开展任何金融业务。二是广州市所有企事业单位,不得在汇丰银行及其旗下任何分支机构存款。三是在香港,广州与汇丰银行一刀两断,再无业务往来。
第二个方案:广州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来筹措资金,偿还债务。如果选择这个方案,那么上述“三条要求”自然作废,双方未来继续保持合作。
![]()
这番话一出,完全把汇丰银行的代表给“镇住”了。黎子流市长的这两种方案,看似给了对方选择,实则是精准地拿捏住了汇丰银行的命脉。
汇丰不可能不知道,90年代初的广州、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在未来全球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为了追回一笔30亿的债务而永久性地失去整个广州市场、乃至得罪一个飞速发展的巨大经济体,这无疑是一笔极其愚蠢的亏本买卖。
黎市长的第一个方案,对汇丰来说是一杯“毒酒”,是万万不能选的,汇丰追求的不仅是单一债务的安全,更是长期的商业利益和市场份额。
![]()
结果不言而喻。汇丰银行代表果断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一场看似无法化解的债务危机与信誉危机,在黎子流市长举重若轻的谈判中,瞬间峰回路转。
最终,在黎子流的主导下,广州市政府多方协调资金,如期偿还了汇丰银行的债务,保住了越秀集团这块“金字招牌”。
经此一役,越秀集团得以存续并迅速发展,日后成长为横跨房地产、交通基建、金融等多元产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真正成为了广州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