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岗,许多人对他并不陌生,当年“五马进京”,高岗享有“一马当先”的赞誉,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高岗就陨落了。此后高岗的名字少有人提起,其妻和子女也过着低调的生活,尤其是他的长子高毅,长期不为人知。
![]()
高岗有过两任妻子,一共有6个子女,他原配育有一子,即长子高毅,其余5个子女是第二任妻子李力群所生。高岗的第一段婚姻是典型的父母包办婚姻,第一任妻子杨芝芳是旧社会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
1921年,15岁的杨芝芳嫁给了高岗,婚后两人相敬如宾。在婚礼结束不久之后,高岗就离开家乡去了横山县读书,之后又前往榆林读中学,杨芝芳则留在家中照顾公婆,帮助照料家中的一切。
杨芝芳出身穷苦之家,其父母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为杨芝芳裹小脚了,导致她长大后腿脚行动不便,加上父母也没有让她上学,因此她的文化水平有限。婚后高岗对杨芝芳的影响很大,她在休息之余仍坚持学习文化。
![]()
1930年,杨芝芳为高岗生下了儿子高毅,两人在婚后多年终于有了孩子。遗憾的是他们一家三口团聚在一起的日子很少,当时高岗在外行踪不定,杨芝芳无法跟随,只能在家中独自照顾孩子。
由于家乡遭到干旱,杨芝芳只好带着儿子去外地租种田地谋生,可是由于交不起租金,地主打算卖掉她们母子抵债,幸亏高毅的舅舅及时赶到,把母子二人救了出来,并送她们去投奔了红军。
1935年,杨芝芳先是找到刘志丹的部队,之后终于和丈夫高岗团聚了。杨芝芳随即参加了红军,并在同年入党。杨芝芳在队伍里工作积极,担任过被服厂的厂长,亲自为战士们缝制过冬的棉衣。
![]()
遗憾的是在1938年的时候,高岗和杨芝芳离婚了,不过杨芝芳一直留在陕北工作,其子高毅则在延安读小学。1939年,9岁的高毅被送往苏联学习和生活,一直到1948年才回国。
在国外生活8年的高毅早已适应了苏联的生活,回国后他很难适应国内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于是在1948年,组织上决定选派21名首长和烈士的子女去苏联学习,为将来储备人才,史称“4821”计划。
这21人中就有高岗的儿子高毅,不过他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学业,而是在1951年底回到国内改学机械,为日后的工业建设做准备。遗憾的是受高岗自杀的影响,高毅在学业没有结束就被安排到了哈尔滨的一家工厂工作。
1960年,高毅为了照顾母亲杨芝芳,带着妻儿一起搬到了母亲所在的西安工作。1979年,高毅被调往北京工作,最终以高级工程师的级别离休。多年来高毅过着低调的生活,平时很少出门,喜欢在家看电视。
![]()
作为高岗的长子,还参加过“4821”计划,尽管高毅一生担任的职务不高,成就不算大,但是他对此很知足,晚年常感叹:“知足了”。2001年,杨芝芳病逝,享年95岁。2019年,高毅病逝,享年89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