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93阅兵那天吗?当“联勤保障部队”方队整齐划一地走过天安门时,好多人都注意到了队伍中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她们和男兵一样手持钢枪、背着行囊,目光如炬、步伐坚定。
![]()
其中一位叫马超群的女兵,显得特别亮眼。她原来是个医学博士,来自北部战区总医院。但是她真正“出圈”,不只是因为高学历,更主要是因为这次参加阅兵,她有一段特殊经历。
婚礼现场,喜宴还没有散尽,新娘马超群突然接到通知,要去参加集训。刚穿上婚纱的姑娘二话不说,脱下红装,从沈阳直奔北京,换上武装,参加训练。
婚礼可是一个女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它凝聚了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强高光。但是马超群还是选择转身而去,走向了没有红烛鲜花,只有风沙烈日的训练场。
这时候,有网友读了马超群的故事争论起来了。一个说“真不愧是当代花木兰”;另一个说“还是叫现代穆桂英更贴切”。
为什么是穆桂英呢?说起来,穆桂英的故事,还真的和马超群的经历有点契合。戏曲里的穆桂英,也是刚和杨宗保拜完堂,马上就披甲上阵、大破天门阵。
![]()
你说她不想度蜜月吗?但边关告急、军情如火,她不得不行。马超群又何尝不是呢?阅兵场,就是她的战场。
联勤保障部队是干什么的啊?那是战场上的“生命线”。女兵们背的卫生包里,装着止血带、消毒药品、急救设备……一共三十多种救命的家伙事,一样不能少。
她们练正步,扛钢枪,肩负着战时医疗支援的使命。等到真的有战事时,她们也会去“大破天门阵”。所以网友们后来就不争了,一致认为,还是叫她“现代穆桂英”更合适。
不知道当年穆桂英在穆柯寨里,到底是怎样训练的。马超群说,当时他们训练的时候,苦得超乎想象。192天,6个多月,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负重、端枪、踢正步。
女兵和男兵练一样的科目、一样的强度,腿肿了又消、消了又肿,最累的时候边走边吐,晚上睡觉都会腿抽筋疼醒。
![]()
马超群说,每一次快撑不住的时候,自己就会想起2015年那个坐在电视机前看阅兵的大学生。当年的做的那一场阅兵梦,不就是为了如今能走近天安门吗?
马超群的丈夫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新婚燕尔,却要分隔两地,每天晚上他只能通过社交软件和妻子打视频联系。
他在屏幕那一头从不抱怨,总是笑着说:“你往前走,我就在你身后。”这不是寻常夫妻的甜言蜜语,这是军人家庭的默契与担当。
九月三日,天安门广场前的那一刻,终于来了。马超群和战友们昂首挺胸、步伐如刀,在全世界的注目中走过了那段光荣的阅兵路。
没有人看得出,她刚刚经历了192天的魔鬼训练,更没有人知道,她还是一个刚从洞房“溜号”出来的新娘。你说她是花木兰还是穆桂英?其实都不太像。
![]()
因为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为夫挂帅,而马超群不同,她是为了做自己。一位大婚之日选择奔赴使命的中国女兵。她,从来都不是为了成为“别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