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所居住的毓庆宫中有三件喜事。七月,侧福晋唐佳氏为他诞下了六子弘曣;十月,三子弘晋居住的房子再次传来喜讯,那就是长孙出生了。十一月,嫡长子弘皙又诞下了一个儿子,后来取名叫永琛。
不过,这一年的十月,胤礽的太子名位再次被废除。虽在夺嫡中失败,但是咸安宫中的三则喜讯让他也能释怀一下了。
那么,同一年出生的永琛和弘晋长子,都是胤礽六子弘曣的亲侄子,除了辈分关系,基本上是同龄人了。不过,弘晋的长子活到四岁就早逝,谈不上仕途前景。为此,成年后的永琛和叔父弘曣,在仕途上就分道扬镳了。
今天来对比一下这叔侄二人。
![]()
一:少年时代,叔侄二人在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胤礽在康熙朝是皇太子身份,所以没有被册封亲王或者国公,他一直居住在东宫,也就是紫禁城里的毓庆宫。
永琛自幼养育在祖父身边,与六叔在一起读书,时常还能看到康熙皇帝。毕竟永琛的父亲弘皙是深受康熙所喜爱的圣孙,永琛又是嫡重孙,自然备受喜爱。永琛这个名字,还是皇曾祖亲自取的,琛字的意思是珍宝,可见对这位曾孙的喜爱。
![]()
弘曣的生母是胤礽的第三位侧福晋唐佳氏,出身还算贵重。出生三个月时,父亲的皇太子名位就被废除了,他们一下子成为了普通的近支宗室了。但永琛的父亲依然在祖父那里受宠,甚至到了雍正帝继位,还封王爵。
可见,儿时的永琛应该要比六叔过得更开心一点,经常被皇曾祖传召过去玩耍。
![]()
二:雍正帝继位,永琛父亲弘皙位居王爵,弘曣却封为国公。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继承皇位,老康熙临终前留下的遗诏中,特意提到让后世之君要册封皇长孙弘皙为王爵。遵从遗诏,永琛父亲被封为理郡王,过了几年晋封为和硕理亲王。
直到雍正六年,17岁的弘曣被恩封为奉恩辅国公。在胤礽的儿子中,也算是封爵较早的一位。毕竟那时候,胤礽病逝后,幼龄的弘曣还被养育在雍正帝的皇宫中,享受着皇子的待遇。
![]()
三:乾隆帝继位,永琛家族落魄,弘曣依然位居国公。
乾隆四年,弘皙联合宗室几个人所密谋的事情败露后,下旨革去了他的和硕理亲王爵位,其亲王爵让胤礽的十子弘为降袭为多罗理郡王。那么,弘皙还被罢黜宗室,甚至还改名为四十六。因此,受到父亲影响,永琛基本上与爵位无缘了。
那么,弘曣这一年是28岁,但是还没有引起乾隆帝注意,估计也会受到兄长的影响,没有委以朝中的职务。
![]()
四:永琛34岁才任侍卫,而六叔弘曣却在八旗和宗人府供职。
乾隆十一年,已经34岁的永琛,才被授予三等侍卫,调入侍卫处任职,领正五品俸禄。整整过去了十六年,才提拔了他一次,升任为正四品二等侍卫。
后来,永琛在二等侍卫任上干了不到四年时间就离世了,年仅55岁。
![]()
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他的六叔弘曣在乾隆五年,就以国公的名义奉旨掌管八旗中的正蓝旗觉罗学事务。三年后,将他调入宗人府,担任右宗人职务,挂一品衔。这个职务意味着在宗室中的地位较高,权力也可想而知。
时间不等人,乾隆十五年,年轻的弘曣走完了一生,年仅39岁。
因此,永琛和六叔弘曣同一年出生,但永琛比叔父多活了16年时光。
![]()
五:叔侄二人的后代子孙情况。
1.先说辅国公弘曣。一生娶了5位妻妾,生育了6个永字辈儿子,孙子有12位,曾孙有15位。那么,从子孙的前途来看:
长子永玮袭辅国公,后累官至封疆大吏,盛京将军;其他五子都是闲散宗室。 绵俊,封奉国将军,授二等侍卫; 绵侃,封奉恩将军,授四等侍卫; 绵佐,封辅国公; 绵佩,授三等侍卫。 曾孙中,奕泽授奉恩将军和二等侍卫,奕质袭不入八分辅国公和一等侍卫,奕贤授三品顶戴,奕赞封奉国将军。
2.侄子二等侍卫永琛。一生娶了6位妻妾,生育6位绵字辈儿子,1个孙子,曾孙有3位,但都是闲散宗室,没有人在朝中当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