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敌入侵,有叔叔们;但若叔叔们有异心,我又当如何呢?”朱允炆十分忧虑地问祖父,朱元璋运筹帷幄几十年,居然被孙儿问住了:难道我自己的儿子还信不过嘛?
过了许久,朱元璋反问了一个让朱允炆也没想到的问题。
![]()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开始册封自己的儿子们为藩王,此次朱元璋一共册封了十个儿子为藩王、一位从孙为郡王,最小的一位藩王鲁王朱檀才出生没多久。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再次册封藩王,此次册封了五位藩王:第十一子朱椿到第十五子朱植;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最后一次册封藩王,此次一共册封了10位藩王。
每一位藩王都有三个护卫,每一个护卫的人数是3000-19000不等;也就是每一位藩王的护卫人数在9000-57000人。
而在26位藩王中,其中有九位藩王十分重要,被称之为“九大塞王”:
辽王朱植、宁王朱权、燕王朱棣、谷王朱橞、代王朱桂、晋王朱棡、秦王朱樉、庆王朱㮵与肃王朱楧
![]()
这九大塞王,势力最为强大的便是燕王与晋王,他们都统领十多万兵马,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兵强马壮;不过此二王还不是最猛的,最猛的当属宁王朱权,朱权除了八万兵马外,还有一支其他都没有的势力——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全部由蒙古人组成,作战十分勇猛,原本都是北元朝廷的兵马。
而宁王朱权,本人极为凶狠,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丝毫不畏惧敌人,其狠辣程度即便是朱棣都要汗颜。
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确实起到了太祖皇帝朱元璋想要的结果,让北元十分忌惮,不敢再对明朝轻举妄动。但对这些藩王害怕的,并不只有北元,还有皇太孙朱允炆。
原本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应当是太祖皇帝的嫡长子朱标,朱标也做了25年之久的皇太子;
然而洪武二十五年时,朱标却病逝。
一番深思熟虑后,太祖皇帝将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炆(嫡长子朱雄英已经夭折)立为了皇太孙,多年后继承大明的皇位。
![]()
被封皇太孙时,朱允炆尚且只有15岁。
朱允炆不仅是一个好儿子、好哥哥,还是一个好孙儿,亲自侍奉脾气不好的祖父,一直到祖父病逝
然而朱允炆自被封皇太孙开始,便忧虑一个问题: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叔叔们能够心甘情愿看自己稳坐皇位吗?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太祖皇帝为了孙儿能够稳坐皇位,而发动了蓝玉案,除掉了一大批的开国功臣。因为太祖皇帝觉得尚且年轻的孙儿,很难约束这些功劳极大的老臣们,等到处置的差不多了,太祖皇帝很满意地对孙儿说:
我让你的叔叔们为你守边,你呀就可以安心在家做你的皇帝了。
听着祖父的话,朱允炆若有所思,终于将自己内心一直想问的一句话问了出来,如此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太祖沉默了很久,然后问孙儿:你觉得呢?
![]()
就是因为内心没有答案,朱允炆才会鼓起勇气问祖父,只是让朱允炆没想到的是祖父竟然会反问自己;但不管怎么样,朱允炆都要回答。在一番思考后,朱允炆说了一套看上去没有任何瑕疵的办法:一开始我自然是用德来感化他们,若不行便用礼法约束,再若不行的话便是减少他们的封地,改变他们的封地;还是不行的话,只能是兵戎相见了。
孙儿以“仁德”对待叔叔们,太祖又怎么会不满意呢?
连连夸赞:好,好,这便是最好的办法了。
只是太祖忽略了一点:办法虽好,但不见得能够执行;即便能执行,但不见得能执行的好。
当然太祖并非没有为孙儿继位后做打算,因为太祖为太孙留下了三位治理天下的大才:
太孙的东宫伴读黄子澄
兵部尚书齐泰
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
这三位大才中,朱允炆最信任的一位便是黄子澄,在太子朱标还在时黄子澄便已经为东宫伴读;太子朱标去世后,黄子澄又成为了太孙朱允炆的伴读。正因为黄子澄时刻陪伴朱允炆身边,二人之间的感情自然不同于旁人。
![]()
黄子澄作为太孙心腹,自然很清楚太孙心中最大的顾虑是什么。
有一次黄子澄见太孙坐在台阶上唉声叹气,便问太孙原因。朱允炆很信任黄子澄,便将自己内心的顾虑说了出来,黄子澄接下来说的话,让朱允炆很是心安:
诸位藩王的实力也只能用来自保,若是他们当真有二心的话,朝廷可以直接出兵讨伐,必定成功!
随后黄子澄,便将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的事,说给太孙听。
黄子澄就是想要太孙明白一件事情:只要朝廷出兵,必定能平叛成功。
听到黄子澄的话,朱允炆也顿时感到极大地安慰。
但:
朱允炆不是汉景帝
朱允炆更没有周亚夫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黄子澄被任命为翰林学士,齐泰为兵部尚书,而方孝孺则是被召回京城担任翰林侍讲。此三人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建文帝继位后问了黄子澄一个问题:
先生可还记得那年在东阁门下所说的话吗?
“从不敢忘”,黄子澄坚定地回答,让建文帝也下定了决心开始削藩。
或许让他们都没想到的是,建文帝会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被造反藩王取代的皇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