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朝日电视台《羽鸟慎一晨间秀》11月19日播出了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与日本外务省亚大局长金井正彰举行磋商的消息,并播放了18日下午2时许两人离开外交部大楼时的画面:刘司长双手插兜,驻足与金井交谈。节目形容此景极其罕见,清楚表明“14亿中国人很愤怒”。
![]()
这照片确实是绝了——双手插兜,侧头斜视,这根本就是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蔑视。
再看日本官员的形态,面对正视,脸部表情是一种类似下级对上级的汇报工作时的恭谨,刘司长是侧头看着他,双手插兜身体很放松,那时就听听你说的是啥,并不当回事的感觉,画面传递出的信号再清晰不过了。
这场外交交锋发生在11月18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与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金井正彰举行磋商。日媒捕捉到一个细节——金井局长略显低头,而刘司长则特意以双手插兜的姿态面对日本媒体。
外交场合的每个动作都经过深思熟虑,刘司长会后直接表示“当然不满意”,这已清楚表明中方态度。
![]()
为什么这次会谈气氛如此紧张?根源在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的涉华错误言论。
中方明确指出这些谬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还破坏战后国际秩序,更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说得重一点,这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金井局长一言不发离开,其实很好理解。他这个级别在此事上更多是传递双方意见的工具性角色,工具需要发表什么个人观点吗?
看看历史脉络就明白了,中日关系这些年一直在经历考验。
![]()
有专家曾梳理过新世纪以来中日关系核心影响因素的演变: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历史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首要因素;2010年后进入第二个十年,海洋权益之争,特别是钓鱼岛问题上升为核心影响因素;2020年进入第三个十年,台湾问题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现实议题。
这次中方强烈反应,恰恰因为日方言行同时触及了历史和台湾这两条红线。
不妨看看日本国内的政治氛围。冷战后日本不仅在经历“失去的30年”,历史认知上也呈现逐年倒退趋势。
![]()
1995年的村山谈话曾对侵略殖民统治作出反省,而2015年的安倍谈话则明显倒退,甚至提出“日本新一代不应背负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认知的退化,与日本社会整体右倾化密切相关。
目前日本社会对华认知已偏离实际,陷入自以为是的状态。由于日本至今没有与天皇制法西斯主义明确划清界限,中国人民‘不再重演南京大屠杀’的和平诉求被日方宣传为‘反日’。这难道不是颠倒黑白吗?
再看看两国民意基础。笹川平和财团最新调查显示,73.1%的日本人对中国无亲近感,认为日中关系“良好”的仅占3.3%,而认为“不好”的高达75.5%。如此负面的民意环境,给任何改善关系的努力都增加了难度。
中日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或许从文化比较中能找到部分答案。中日两国虽然同属汉字文化圈,但政治文化存在结构性差异。
比如日本历史上长期存在“权威”与“权力”相分离的二元结构,天皇代表权威,而执政者代表权力。这种二元结构从古代一直延续至幕府时代。理解了这点,就能明白为什么日本政治决策有时显得拧巴难解。
![]()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中方为什么如此强硬?不妨看看不久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那次阅兵传递的信号其实已经非常明确。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潮回潮、台海潜在风险上升等现实威胁,阅兵传递出不容误读的底线逻辑: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的意志坚如磐石,能力也坚不可摧。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不容抹杀。中国战场是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歼灭日军150多万人,这些数字背后是巨大的民族牺牲。
对中国人来说,历史从来不是遥远的过去,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对现在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选择。

日本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对历史问题如此敏感?不妨做个类比:假如你被邻居打伤,对方不仅不道歉,还到处说根本没这回事,甚至暗示是你自己不小心摔的,你会怎么做?
中日关系的改善需要日方拿出实际行动。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强调的,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停止在涉华问题上制造事端,以实际行动认错纠偏。空手而来,必然空手而归。
会后的新闻通报,没有公布日方人员的说词,显然日方来华人员仍在狡辩,拒不道歉与收回错误言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所以我方又暂停了才恢复不久的日本海产品进口。
中国人记性不差,想要再见面或者想要缓和关系,总得拿出来点实实在在的东西,证明你是想搞好关系而不是搞坏关系的。如果现在摁不住那个乱说话的疯子,以后也别打算摁着她了。
这一次,日本算是一头撞到了钢板上,不脱一层皮是不可能蒙混过关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