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贵州农村女孩詹青云,以658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对于其他学子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耀,然而,她却果断拒绝了。
几年后詹青云攻读博士,北京大学又向她抛来“保送”橄榄枝,可她宁愿贷款100万去美国读哈佛,也不愿意上北大,但即便如此,詹青云依然没能留在美国,反而回国登上了综艺节目,一位国际高材生为何做出这种选择?
![]()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她再三不走寻常路?如今她怎么样了?
两次放弃,各有深意
2008年高考,詹青云考出658分,成为当年贵州省总分第五名,北京大学向她发出了录取通知,这对多数人而言是难以拒绝的荣誉,她却拒绝了,原因之一,她曾对北大考古系抱有兴趣,但当年贵州省并没有该专业的招生计划,她也没能在北大提供的其他专业中找到心仪的选择。
![]()
更重要的考量是,家庭经济条件普通,詹青云为了减轻经济负担,选择了提供全额奖学金的香港中文大学,她也看到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国际视野,认为那是未来与世界接轨的重要跳板。第一次拒绝北大,詹青云做出了现实与长远发展并重的选择。
香港中文大学期间,詹青云对辩论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投入大量精力学习辩论知识,参加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辩论比赛,这段经历,让她立下成为律师的职业梦想,她希望用法律知识和口才,为他人争取公平,攻读法学学位,成了她明确的目标。
![]()
詹青云认为,国内的辩论体系知识她已经基本掌握,她开始申请全球顶尖的法学院,北京大学向她抛来“保送”机会,同时,她也收到了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通知,詹青云选择了哈佛,为此她贷了一百万人民币。
她看中哈佛的国际声誉,也看到进入顶尖律所的机会,哈佛能给她一个更广阔的国际平台,香港的学习,让她提前适应了欧美的教育模式,这使她在哈佛的学习过程会更顺利,她明确表示,此行是为了学成归国贡献力量,绝不是为文凭增光。
![]()
学霸养成记
詹青云不是天生的学霸。她小学成绩经常班级倒数,这让母亲非常焦虑,担心她的学业前途,初二那年,她的学习状况非常糟糕,甚至差点被建议转去技工学校,转学到县城后,她一度跟不上学习进度,成绩依然落后。
幸好,在母亲悉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詹青云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她重拾信心,系统性地补上了之前缺失的知识,从初二下学期起,她的学业成绩开始突飞猛进。詹青云从曾经的“后进生”一跃成为全年级第一名,这证明了她强大的学习韧性。
![]()
大学时,她对辩论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詹青云投入大量精力,学习并实践辩论,积极参加国内外多项赛事,她磨砺了口才,锻炼了逻辑思维,2015年,詹青云获得《精彩中国说》的总冠军,后来,她与同学合作,赢得了辩论世界杯总冠军,自己也拿到“最佳辩手”称号。
2018年,詹青云完成所有法学课程,当年回国,她参加了热门辩论综艺《奇葩说》第五、第六季,节目中,她以独特的辩论风格,获得了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她慢条斯理,掷地有声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许多人把她看作“逆袭”的代表。她的辩论才华,让更多人看到了她的光芒。
![]()
律所到讲书
从哈佛法学院毕业,詹青云考取了纽约州律师执照,她加入全球顶尖的欧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起薪高达19万美元,凭着出色的工作,她仅仅一年就还清了留学期间的一百万贷款,实现了财务独立。
她将国际顶尖律所的专业经验带回了国内,詹青云目前处理中国商人相关的进出口经济法律问题,她帮助中国企业反抗美国的单边制裁,为它们争取应有的贸易权益,她努力消除或缩小制裁名单,帮助受影响的中国企业,这展现了她运用国际专业能力,服务中国发展的坚定意愿。
![]()
在国际法律服务取得成就后,詹青云萌生了开发“讲书APP”的想法,她希望通过这个APP分享书籍知识,启发思想,帮助年轻人摆脱浮躁,创业艰难,她的年薪无法支撑这个梦想,为了宣传“讲书APP”,并赚取启动资金,她开始尝试直播带货。
她的直播带货引来一些质疑,有人认为这是“堕落”,与她的精英身份不符。但詹青云对此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自己始终是“世俗”的人,不追求虚假的头衔。
![]()
她表示,自己一直在为国内的经济和思想发展贡献力量,直播带货只是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今年,詹青云主要在新加坡生活,但她的工作重心和梦想目标没有改变,她对自己的所有选择都无怨无悔,持续挑战自我,不断向上。
选择的价值
回望詹青云的人生轨迹,她一直都在挑战常规,追求自我价值,从贵州普通家庭走出,经历小学成绩垫底的困境,最终在母亲引导下逆袭成为学霸,学业上,她两次拒绝北大,宁愿贷款百万也要去哈佛深造。
![]()
这每一次选择,都体现了她对个人兴趣、家庭责任和国际视野的深思。毕业后,她在国际顶尖律所取得成就,将所学应用于为中国企业争取贸易权益,接着,她大胆创业讲书APP,并用直播带货的方式为梦想筹资。
詹青云的故事,被许多人看作励志典范,也引发了大家对个人选择风险的讨论。她不为头衔所困,持续挑战自我,为国内发展贡献力量。她的精神,给当代年轻人提供了思考。
![]()
或许,真正定义她的,从来不是她去了哪所名校,也不是她拒绝了谁的邀请,而是那一次次站在岔路口时,她选择走向更难、也更远那条路的勇气,以及,那份敢于用一百万,去赌一个未知未来的决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