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颜涛先生编著的《甲骨文临摹与创作》一经问世,便受到古文字研究学者及甲骨文书法爱好者的热烈追捧,据出版社介绍,新书面世后仅16天便脱销加印,真乃“洛阳纸贵”。对于小众书体甲骨文书法的研究,确实需要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图书出版;作为甲骨文书法爱好者,也期待一种“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让“小众”艺术走大众路线的学习方式,《甲骨文临摹与创作》一书基本上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古文字专家刘钊先生称:“颜涛先生的书法兼善诸体,在篆书上用力尤多。其创作的甲骨文书法享誉书法界,成为被追逐的对象和模仿的样本。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颜涛先生不光把甲骨文当成书法创作对象,还当成学术养成的目标。”可以说,颜涛先生在甲骨文书法创作上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精神,同时对甲骨文书法的形器之用、笔法墨法、字篇形式、文化品格、审美特质等本体语言均有深入的研究。他结合自身创作经验编撰而成的《甲骨文临摹与创作》一书,分为“甲骨文书法临摹学习”和“甲骨文书法创作实践”两大章节,系统阐释了甲骨文书法的笔画、结体、章法等本体语言,分类解析了甲骨文书法的不同风格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再谈甲骨文书法的临摹之法以及创作要求、训练方式等。从临摹到创作,都给出了详尽的教案,由此形成近十万字的文字讲解,同时辅以200余幅原帖拓片与示范作品。这种文字叙述与图版穿插相结合,共同构建出“图文互证”的甲骨文书法临习和创作指导用书。
在当下的读图时代,“图”给人的印象更直接、深刻,“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鲁迅语),在新式阅读中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文字。颜涛先生在书中以专业的学术视角,将丰富的书学知识和平易的语言文字相结合,在文字讲解的同时,附以如睹实物的甲骨照片、字迹清晰的甲骨文拓本以及他的精品力作进行示范,让“图”和“文”相互补充、相互阐述并契合一致。这样,既保证了书学阐释的学术性、专业性、严谨性,又真正地让读者一看就懂,一读就知,尽力解决了“眼睛会了手不会”的困局。所以说,这本书的“含金量”既体现在文字内,也体现在图版中。
![]()
一川小圃联
颜涛先生作为当代篆书领域的代表性书家之一,进行临摹与创作经验的总结,看似是大家写小书,但他绝不因本书是学书者的普及读物而松劲懈怠、掉以轻心,始终以“守之以谦,行之以实”的态度严谨治学,并于后记写道:“唯恐前辈师友们对自己失望的心情,远远比自己对自己失望的心情更为沉重”,故而在精力和时间上的投入不亚于对待学术专著,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性、科学性以及研究深度。比如关于甲骨文八种风格类型,颜涛先生依据甲骨文字的结体、线条等不同特点又进行了完善和升华,并从笔画、结体、章法三个方面逐一举例附图讲解,让学书者选择适合的范本进行临摹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项”。在甲骨文书法创作方面,颜涛先生又归纳整理出十种形制进行理论讲解及创作示范,“垂规呈矩,遗形示范,于渊海迷途中梯航引众,在锦绣漫漶时金针度人”(刘钊语)。仅从以上两方面就可看出颜涛先生的治学态度和艺术精神,坚持“无一事无来历”,把甲骨文写准、写活,从而揭示出古文字的艺术密码,发掘出其中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颜涛先生在该书的《后记》中说:“甲骨文是艺术,也是学术。所以在甲骨文书法创作的用字上,更不敢有丝毫苟且荒率,力求汲取学术的最新成果,用字竭力谨严……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我更是小心翼翼,脑海中须臾不敢脱离甲骨文书法经典范本的影子,几乎每个字都从字典汇集的众多同字异构形态中审视、甄别、运用,可谓执笔矜庄,落墨慎重。”由此看来,《甲骨文临摹与创作》一书不仅是甲骨文书法爱好者的“入门密钥”,也是全面掌握甲骨文书法临摹、创作以及临创转换的“参考书”“导航仪”,更是提高学书者古文字书法艺术修养的导游手册。这也诚如颜涛先生所言:“针对甲骨文常用仅千余字的局限,书中特别注重内容选择的当代性——探索如何以三千年前的文字书写现代生活,让古老文字与当下情感产生共鸣,这亦是本书编写的核心立足点。希望通过这部著作,既能为甲骨文艺术的传承注入新视角,亦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古文字书法在当代的生命力与表现力。”
![]()
观文作书联
元好问《论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古人对于技艺传承比较重视并趋于保守,往往是“勿播于外,缄之秘之”,或只提供结果而不肯示人方法,即只“授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而颜涛先生以自身数十年在甲骨文研究及甲骨文书法创作方面的经验,成就《甲骨文临摹与创作》一书,把个人的独门绝技和压箱底的心得和盘托出,将所知所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甲骨文书法爱好者,这是当代文人的“仁者之心”。著名书法家李刚田先生看到《甲骨文临摹与创作》书稿时,“深感颜涛的认真严谨和用心良苦”,认为“本书文字朴实无华,一如其人,他将自己长期沉浸于甲骨文书法学习、研究和创作中的深刻感悟与丰富经验,以最实际、最可行的方法倾囊相授给读者”。
颜涛先生在当下多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一方面守正创新,很好地传承发展了中国书法艺术,这是“守艺”攀高峰;另一方面又“传薪”育新人,注重书法教学普及与提高的路径,助力书法爱好者走上书法正途,这也是在践行艺术为人民的时代担当。他如此甘把金针度与人,不仅传授了甲骨文书法的技艺,更传递着古文字书法艺术的精髓和灵魂。只要路走对,谁怕行程远?《甲骨文临摹与创作》一书直接引领广大古文字书法爱好者行走在书法艺术的康庄大道上,正如刘钊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相信有志于学写甲骨文书法的人,一定都能从书中得到收获和滋养,在颜涛先生的精彩讲解和示范中窥破真谛,让自己的甲骨文书艺从此如虎添翼,更上层楼。”这是颜涛先生所期望的,也是值得庆幸的事。(附图为刘颜涛书作)
编辑:于永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