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砚田杏坛,相映生辉;师者笔痕,自有乾坤。当“教师”与“书法家”两种身份在璧山这方人文沃土上交融,便催生了这场名为“师道墨痕”的艺术巡礼。这不仅是十位书法教师作品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关于传承、关于教化、关于笔墨生命力的深度对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书法教师,所传者更是融汇了视觉之美、文学之思与人格之度的综合之道。他们立于三尺讲台,是知识的布道者,将千年的点画结构、笔墨章法,化为学子笔下可触可感的成长阶梯;他们伏于一方书案,又是艺术的修行者,在日复一日的临池不辍中,追寻与古为徒、与心相应的精神家园。此次参展的十位教师,正是这双重使命的忠诚践行者。他们的作品,是教学相长的结晶,亦是“知行合一”的最佳注脚。
溯源而言,中国书法自古便与教育血脉相连。从西周“六艺”之“书”的启蒙地位,到历代书院中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日课,其教化功能绵延不绝。璧山,素有“巴渝名邑”之美誉,文脉源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书法教师们接续古风,以笔墨耕耘,不仅传授着一门技艺,更是在学子心田播下审美的种子,培植文化的根系。他们让古老的汉字在年轻一代手中重新焕发生机,这是一种无声却强大的文化接力。
此次“十人作品展”,可谓璧山书法教育领域的一次集中检阅与生动缩影。十位作者或许风格各异、取径不同,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虔诚、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却是一致的。他们的作品,是个人艺术探索的阶段性总结,更是璧山艺术教育生态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十种笔墨语言,更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那就是以“人”化“人”,以“美”育“美”。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观众步入这个由笔墨构筑的世界。请您驻足,细细品味那横竖撇捺间的从容与力量,感受那黑白方圆中蕴含的无限生机。愿这一道道深情的“笔痕”,能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与千年的文心对话,重温那份对于书写最初的敬畏与感动,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文化力量。
是为前言。
![]()
孙兴国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志愿服务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获奖入展情况
重庆市第五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
重庆市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二等奖
重庆市首届群众书法大赛 获奖
重庆市第九、十一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书法类一等奖
重庆市大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联圣“钟云舫杯”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
重庆市第二届周永健书法奖
重庆市第六、七、八、十二届书法篆刻展
重庆市“书写新重庆”首届自作诗文书法展
重庆市首届、四届临帖书法大展
重庆市青年书家书法篆刻精品展
第八、十、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作品展
吾习书近三十载。初涉二王一路,间有旁骛,虽未臻大成,较之畴昔,差得寸进。后转习隶法,白好大王碑始,渐及秦汉金文、章草诸体,惟觉用笔稍厚,而古拙之味犹有未逮。今欲专事一体,或当别开蹊径,以异前修,冀有所得焉。
展览作品
![]()
白居易《春题湖上》
180cmx70cm
![]()
陈毅《“七七”五周年感怀》
180cmx97cm
![]()
临陆机《平复帖》
180cmx97cm
![]()
松雪斋题跋一则
180cmx81cm
展览现场
![]()
![]()
![]()
![]()
![]()
![]()
主 编
猪大人
出 品
黔艺空间
来 源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通 讯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支 持
雅昌艺术网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澎湃新闻 腾讯新闻 阿里文娱 360 UC 惠头条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教育、艺考动态、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