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冬天到了,北风吼叫,烟泡肆虐,大雪铺天盖地。战斗在莽莽荒原,丛山峻岭中的抗联第六军第二师的指战员们还没有穿上棉衣,不少人冻伤得病,战斗力下降。能否穿上棉衣成了维系生命打击日寇的基本保证。
一天,六军二师的陈师长让二连出30多人到老道沟(现黑龙江友谊县兴隆镇和发村)去取100件棉大衣,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傍晚就赶到了目的地。
当天晚上,除下地方工作的同志送来一部分棉大衣,另一部分明早送齐。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班长王海珍派完岗哨回到小马架里,坐在灶炕口烤乌拉鞋,刚系上烤干的一只乌拉带,就听外面山包上"叭!叭!"两声清脆的枪响。二连长大喊一声,"不好,敌人来了!"战士们从熟睡中惊醒,端起枪支呼呼啦啦地往外跑。王海珍和战士小刘急急忙忙收拾剩下的几件大衣。等他们刚一出门,一个伪军骑着白马冲到门口,喊着让他们交枪投降。王海珍顺势递过枪说:"给你!"猛一搂扳机,"叭!"的的一声把这小子掀下马,随后喊着:"小刘,快撤!"伪满国兵的马早就跑得没了影,他们拔腿就朝南山顶奔去。
这时,山底下又冲出一股敌人。连长在山顶上高喊:"快跑!"王海珍跑了一段,一回头,看见小刘还扛着两件大衣跑,就拼命地喊:快扔掉大衣!"可是小刘象是没有听见,还是向前跑。子弹打得他身边的雪乱飞。眼看敌人的部队就要撵上来了,后边的敌人还乱喊:"抓活的!"在这节骨眼上,山头上连长的双匣子枪响了,战士们射出的子弹,截住了追上来的敌人。王海珍又喊:"小刘,快!快扔掉大衣呀!"被截住的敌人在朝小刘射击,还没等他再喊,只见小刘一头栽倒了,怀里还抱着两件大衣。二连长一看小刘牺牲了,一边朝敌人射击,一边骑马朝王海珍奔来。"快上马!"连长边说边抓住衣领,把王海珍提上马背,他又朝敌人开了几枪,掉转马头朝山顶奔去。子弹在身边直飞,跑了一阵枪声才稀落了。回到山里,卸下棉衣一看,打出好几个窟窿眼。
事后才知道,这次行动遇险,是由于叛徒的告密。小刘为了战友们能穿上棉衣,坚持抗日斗争,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备注1:“大烟泡”是东北地区对暴风雪的俗称,形容风雪交加时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象。这种天气常伴随西北风加剧,导致能见度极低,极端寒冷,甚至可能引发冻伤或危及生命。
备注2: 乌拉鞋(又称靰鞡鞋)是中国东北地区传统的冬季防寒鞋,起源于满族,主要由牛皮或鹿皮制成,内填靰鞡草以保暖,其名称可能源自满语或乾隆皇帝的命名传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