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我和朋友去郊外玩,路边看到一块黑石头,上面刻着八个白字,写得挺潦草。我走近一看,只认出“春、冬、福”三个字,别的都看不清。
我盯着那些字看了一会儿,突然想到网上经常有人讨论的“田蕴章行书”。有人觉得他写得太规矩,有人却夸他功底扎实。不知道把这石头上的狂草和田蕴章的字放在一起,哪个更好?
作为书法家的田蕴章,楷书写得好,自然行书也会好的,写得中规中矩有法有度,最少在当代书坛有一席之地的书法家。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对田的书法有争议那?客观说,田蕴章的字体用笔考究,路子正,入门可以学,深造就不必了,仔细划分,争议田字的分两方阵营,这两种还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能混淆。
一种是写不了正书。还不擅长写楷书,对把楷书写的这么登峰造极有种天然的抵触情绪,再加上二田也比较高调,有句谚语"木秀于林,风比催之","枪打出头鸟",所以……
还有一部分是楷书行草功底扎实,写得相当好,眼光也比较高,认为田蕴章的楷书过于规整,格式化,也就是说写得太馆阁了,也就失去了书法的灵动性,自由感,个性的东西被消解掉了。而对普通书法爱好者来说,看着漂亮,写得标准,就算写得好,要那么多讲究?
也许说到这里有人还会有异议,这个不用争辩,同样是写正书行书出身,我们可以把启功先生和田蕴章两位书法家行书放到一起,对比一下,即使不懂书法,也会看出,启功大师的行书不但美,而且耐看,古色古香有种说不出的美,这种美,古人称之为"韵味",
而再看上面田蕴章的行书,总有种棱角分明的燥气,尽管有章有法有讲究,你说不出他那里不好,总感觉笔画繁杂有点眼花缭乱的,但没有对比看不出水平,看着不是像启功先生的行书,温润如玉之气,看后让人身心沉静下来,是一种享受。尽管用笔没有那么复杂,线条却很流畅,和人一样,没有浓妆艳抹的素颜,却气质外貌都美,一个道理。老子道德经曰"大道简易",大美无言,也应了傅山先生那句"宁率直勿安排"才是真正的好书法。
田蕴章的行书水平如何,应先看看他父亲的行书怎么样。田蕴章的行书水平远不及他父亲的行书,不在一个层次上。简单说吧,田蕴章的笔墨功夫和控笔能力明显弱于其父,书法艺术的猎涉面也窄于其父,這是他未能超过其父的根本原因。但我们仍要为田蕴章在书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鼓掌,他也尽力了。我们不必注重人在说什么,而应多多关注作者的作品,作品会自己说话的。
再多说一句,田蕴章时常评论其他书法名家,這没有什么求全责备的地方,這是他个人的权利,当然也是他的一家之言。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都在评论別人,但都是一家之言,見仁見智。
咋也比丑书强一万倍,为什么叫书法?书是书写法是功法,汉子也叫方块字,寓意是方方正正,那些自认为大师的所谓丑书再过十年恐怕自己都不认识了,歪歪斜斜的证明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到哪里去
打个比方。一个人在外道貌岸然,一本正经,严肃端正,穿着西装,工作场合这就是楷书。行书是穿着休闲服,坐着旅游大巴,休闲场合。田楷我不评价,田行如同坐在旅游大巴里穿西装的哪个人,我不能说他不对,总觉得别扭。
若论楷书,田先生当下当属一流,若论行书个人觉得只能算一般。总的印象是线条弱,不圆润饱满,无力透纸背感,细笔画如戗刺,重笔画反衬细笔画的弱,像网兜子里装了几个石头蛋子。字的结构平平,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好字。没有味道,品不出内含的东西。如果横向比较一下龙开胜,张志庆,方放等人行书相去太远。龙的行书王加颜,融合得恰到好处,有颜的雄浑大气,又有王的灵动冲和。方的行书结构时出新意,出人意外,字字珠玑,特别精彩,令人目不暇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