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内蒙古松山区玉米密植高产调控技术预计单产超周边 5% 以上

0
分享至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自治区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示范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2000亩核心示范田里,采用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种植的玉米长势喜人,经专家测算,预计单产将较周边区域平均水平高出5%以上,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当地玉米种植技术迈入精准化、高效化新阶段。

密植调控破瓶颈 田间长势现生机

盛夏时节,走进松山区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连片的玉米田郁郁葱葱,挺拔的禾苗随风摇曳,展现出蓬勃的生长活力。与普通农田不同,这里的玉米植株排列更为整齐紧凑,通过田间观察可见,每亩玉米株数已稳定达到6000株,远超周边传统种植的4000-4500株水平。


7月17日,在松山区初头朗镇大酒缸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拍摄的密植玉米。(李富 端木 王向东 摄)

密植可不是简单增加株数,这里面藏着大学问。示范区采用的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是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精准匹配水肥供应,实现 “按需供给”。在苗期控水促根、拔节期增肥促长、灌浆期调水保粒,每个环节都有科学数据支撑。


技术人员介绍,通过播前深松深翻、秸秆还田改善土壤肥力,选用耐密抗倒优良品种作为基础,再配合全程精准管理,目前示范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已提升10%以上。按照生长态势预估,未来通过技术优化,每亩株数可逐步提升至8000-9000株,增产潜力巨大。

技术集成创模式 破解难题促转型

松山区作为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区,长期面临品种多杂、种植密度偏低、灌溉水源紧缺、肥料利用率低等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过去农民种地凭经验,品种选不对、水肥跟不上,忙活一年产量上不去,传统种植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为破解发展难题,松山区以示范区为载体,重点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创新集成 “五统四控三提两增” 技术模式。“五统” 实现生产标准化 —— 统一种植耐密优良品种,避免品种杂乱导致的生长不均;统一肥水管理,根据土壤检测数据制定施肥方案;统一病虫防控,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统一技术指导,组建专家团队全程跟踪服务;统一机械作业,确保种植深浅、行距一致。


“四控” 聚焦绿色发展 —— 通过控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控药措施降低农药残留,控水方案提高水资源利用,控膜行动推广可降解地膜。在此基础上实现 “三提两增”:化肥利用率提升至4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15%,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最终达成增产增效双重目标。

示范引领带民富 技术推广惠万家

“以前总担心种密了会减产,现在看示范区的玉米长得这么好,我也想试试。” 观摩示范区的农民看着自家与示范区的玉米长势差距,真切感受到技术的力量。松山区充分发挥示范区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的引领作用,通过田间学堂、现场观摩、手把手教学等方式,让农民直观感受技术成效。


松山区组织技术人员包村包户,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从选种到收获全程指导。目前已培训技术骨干300余人次,带动周边5000余农户参与技术应用。农民王通过技术人员指导,灌溉次数减少,化肥用量降低 ,长势却明显好于往年。

据统计,示范区通过技术推广,已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覆盖,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密植玉米种植2 万余亩。初步测算,采用新技术的地块亩均增收可达150元以上,既提升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准施策谋长远 产业升级谱新篇

松山区的实践是内蒙古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缩影。近年来,当地立足资源禀赋,将玉米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市场引导,持续推动玉米种植从 “粗放管理” 向 “精准调控” 转变。


下一步,松山区将继续扩大示范区规模,完善技术体系,计划用3 年时间实现密植高产技术全覆盖,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耐密品种培育和技术攻关,同时建设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降低农民种植成本。

随着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的深入推广,松山区正逐步构建起 “技术先进、绿色高效、农民增收” 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这片黑土地上的玉米田,不仅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更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李富 端木 王向东)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村里的月光
2025-11-18 14:38:14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深圳晚报
2025-11-18 16:25:39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人被查,2人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人被查,2人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11-18 21:00:03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8 16:44:49
美军“堤丰”中导系统撤离日本 

美军“堤丰”中导系统撤离日本 

新华社
2025-11-17 21:45:41
300个娃,“中国首父”的瓜彻底藏不住了!

300个娃,“中国首父”的瓜彻底藏不住了!

深蓝财经
2025-11-17 19:18:30
这菜再贵也要吃,现正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别不懂吃!

这菜再贵也要吃,现正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别不懂吃!

阿龙美食记
2025-11-17 13:59:43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23:38:26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公子麦少
2025-11-18 14:34:30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七星山荒野求生第41天:14人全部进入决赛,下山首餐没有肉

七星山荒野求生第41天:14人全部进入决赛,下山首餐没有肉

九方鱼论
2025-11-18 18:49:40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麦杰逊
2025-11-18 11:33:20
高市早苗坚持不收回涉台言论,中国外交部与军方用日语严厉警告

高市早苗坚持不收回涉台言论,中国外交部与军方用日语严厉警告

合赞历史
2025-11-18 14:17:44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日本高官离京前,中方收抗议通知,美国已介入,高市在等友邦帮忙

日本高官离京前,中方收抗议通知,美国已介入,高市在等友邦帮忙

时时有聊
2025-11-18 15:14:19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追月数星
2025-11-18 19:08:00
曝2大瓜!国民男星夫妻反目分居2年,钟嘉欣7年抱仨越发朴素

曝2大瓜!国民男星夫妻反目分居2年,钟嘉欣7年抱仨越发朴素

艳姐的搞笑视频
2025-11-18 16:29:51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新形势:中国队赢球=夺冠,输球排垫底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新形势:中国队赢球=夺冠,输球排垫底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2025-11-18 21:28:49
中国日报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网
网站及本账号运营主体为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366337文章数 3910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旅游
亲子
艺术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教育要闻

替孩子感谢大家的生日祝福

旅游要闻

高原银发旅行热 西藏不再是远方

亲子要闻

从敏上岸换成畅上岸孩子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