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链家最近的改革力度有点大,他们正准备对2 万多经纪人开刀。
这个事情6月初就开始酝酿了,当时,链家内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通知在6月23号开始会有一个重要改变:房客分离。
他们正准备试点“房客分离”制度。
什么叫“房客分离”?简单来说,就是要经纪人在“房源维护”与“客源服务”中二选一,不像以往中介公司可以在买家和卖家中间随时切换角色促成交易。
事情很快就闹大了。
影响的人多啊。链家上海全体经纪人、惠居上海全体租房管家差不多有2万余人。
链家今年争议本来就大,上一轮还是贝壳高管的天价年薪和无底薪牛马的低收入,这是一场失衡的财富分配与行业反思。
根据年报显示,2024年贝壳外部分佣、内部佣金及薪酬支出合计417亿元,按50万经纪人基数计算,人均年收入仅8.34万元,月均6950元,尚不足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彭永东2024年个人薪酬的0.02%。
而与经纪人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贝壳高管极高的薪酬水平。2022-2024年,彭永东年薪分别为4.75亿元、7.13亿元、4.01亿元;贝壳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单一刚年薪分别为3.55亿元、5.29亿元、2.99亿元。
平均一个经纪人的收入是不到6000元,那么这些人对什么在意?对,收入,这是他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尤其是一线城市的这些奋斗牛马,6000元是房租、是一日三餐、是交通,是话费,每一分钱都是下个月的花销啊。
所以“房客分离”制度一出,每个人基本可以计算出,在新的改革下,自己能到手多少钱。
有链家员工表示,之前一单10万元中介费,到手1.5万元左右(不扣税),新规则实施后少了2500元左右。
有网友说,越复杂的规则越利于老板赚钱,链家提成封顶75%,相当于平台费至少50%。也有网友说,房客分离之后A的房源端的分佣要分近半给自己的M,客源端分佣不变,自己就是给M打工了。
然后,链家就在上海先行改革了。
说好听一点,就是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干。具体来说,业务员要么只对接客户,要么专做房源。
说难听一点,就是改革。部分人收益,部分人的蛋糕被动了。做HR的朋友懂的都懂。
原来的链家不这么细分,业务员可以对接客户,也可以做房源服务。比较灵活就业。
他们的做法看上去有点小复杂,我不知道链家的朋友们自己搞清楚了没。
上海链家准备怎么干呢?
先把链家的员工分为三个序列,A序列,即经纪人序列或者专业序列;M序列,即店经理序列或者管理序列;S序列,是高层管理。
有一部分参照了互联网及大型企业中常见的职级划分体系(Management Sequence),挺跨界。
所以,内部会议内容显示,默认M序列(店经理)自动划为房源端,对房源做维护、管理、跟踪;A序列(经纪人)自动划为客源端,对购房客户提供咨询带看服务。
这么理解,店经理(坐销)做房源维护,经纪人(行销)维护客户。有的人想一专多能怎么办呢?先把自己的指标完成了再说。
如果有A级经纪人希望做房源端,可在达到单量标准后参加竞聘;同样如有M想做客源端,也可以发起申请。
能不能完成指标?现在还不知道,要3个月。
因为看上去还蛮严格的。比如,链家房源端经纪人不可获客,只能做房源维护,成交业绩占比从45%提升至53%,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牵引经纪人重视对房源端、业主的维护。
同样,客源端占比从55%下降47%。这样就意味着链家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维护房源。
给房东的情绪价值拉满,卖力做好服务。让房东把独家的价格给到链家,或者就是独家给链家卖。
容易做到吗?
阿狸相信只要卖过房的房东们都知道,很难。你要卖房子或者出租房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中介给你提供的情绪价值吗?价格,以及价格带来的成交速度。你急着出手啊!
简单一句话总结:链家将员工拆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服务卖房人,一类服务买房人。
大的背景一定是,现在市场确实不好做。
因为当下市场上在卖的房子太多了,想要在这个存量市场上拿到更多的占有率,做到更多的成交量,那势必就得从中挑选出最有性价比的一批房子、最稀缺的一批房子去成交。
链家现在在上海的收费模式是买方2%+房东1%,这个模式的基础是房东比较强势,房子不缺卖,所以客户要付的中介费就多一些。未来怎么改?阿狸估计是边走边看。
但是,今天的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了。
卖房的人比买房的人多!
这种模式,是对房东做一个极致的压榨,做房源维护的店经理可以在“房源库”里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房子来推荐。
这种 “单边代理”模式的试水,是因为目前二手房成交周期在拉长,库存房源越来越多,客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纷繁复杂,找到合适的房源、快速卖出房子已越来越难,买卖双方都更需要懂自己的房产经纪人。
阿狸觉得,今天的买家,也是未来的房东,很多事情都有一个短期利益跟长期价值。
也很理解,链家经纪人炸锅因为这影响到他们到手的收入了,毕竟对一个6000元的牛马来说,收入是衣食住行。
最最重要的是,房子确实越来越难卖了。
上海链家二手房挂牌量从五年前的10万套激增至现在的17万套,但成交周期从平均46天(客户)和98天(房源)进一步拉长,经纪人的人效正在持续下滑。
2024年链家平均单套成交总价为384万元,而今年已经降到了370万元左右,表明链家交易正集中转向“老破小”市场。
为什么从上海率先开始房客分离?市场好。上海最近的二手成交套数其实一直不错。三月接近2.7万套,四月2万套,五月2.1万套,比去年要好,比其他城市也要好,说白了,暂时还不缺买家。
还有一个问题,这个是链家在上海,还是推行到全国?成交量不好看的城市心里有数。
以及,这个改革是对链家体系一次破釜沉舟的改革,还是对行业的?这个阿狸就知道答案,你成功了,你就影响了行业,你没有成功,就是折腾。
© THE END
【版权声明】
1、本文版权归「楼市头条」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平台取得联系。
2、凡注明“来源:楼市头条”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我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信息和图片来源网络,如任何个人或单位认为本公众号转载文章涉及著作权等问题,敬请立即通知我司,我司将第一时间核实予以更改或删除。
2、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对项目周围环境、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
3、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户型图、效果图等仅供读者参考,最终以向政府报批报建的方案为准。
4、本文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依据和投资建议,买卖双方权利义务以双方签署的买卖合同为准。
5、本公众号转载稿件均出于公益目的,仅提供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作为任何法律事务的法律依据;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公众号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作者”,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