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路下跌,房东们纷纷割肉离场,却发现一些中介正在导演一场精心策划的“压价大戏”。
“我的房子挂牌339万,中介直接带‘买家’来砍价到280万,一下压了我近60万!”一位房东在房产中介门店愤然离场,而他却不知道,那位所谓的“买家”其实是中介雇来的演员。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在当前低迷的楼市中,一批房东正经历着类似的套路——中介通过雇人看房、上演“双簧”等方式给房东施压,以达到低价收购房产的目的。
![]()
而当房东们以为只是市场行情不好不得不降价卖房时,他们的房子正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剧本”,流入那些等待低价收购的炒家手中。
01 市场寒潮
二手房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带看数下滑,成交量下滑,成交均价下滑,成交中位数下滑。中介门店生意冷清,有的经纪人表示快要干不下去了,准备坚持到年底,不行就改行。
与这种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介为了成交而使出的各种手段。近期,“中介雇人看房砍价60万搞崩房东心态”的话题冲上网络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二手房市场,买家更为理性,选择更多,卖家难以高价出手,自然容易被“拿捏”。
![]()
信息不透明成为中介操作的温床,头部中介公司掌握大量客源和房源,为制造虚假信息、混淆视听提供了土壤,房主难以核实,容易“病急乱投医”。
02 中介套路
中介的“压价戏码”究竟是如何上演的?
链家工作人员坦言,雇人可以完成带看指标,他们每天要带看15组客户,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跟房东不断地反馈价格,降低心理预期。
“秒卖房”中介更是直接安排砍价任务,指导对挂牌339万房屋报280万低价,砍价近60万,导致房东愤然离场。
在另一场砍价中,记者更是“火力全开”,咬住470万不放,让房东在538万的挂牌价上一路狂降,最后房东眼泛泪花,报出了510万的价格。
![]()
这些被中介称为“预判买卖双方心理价位”的手段,实际上已经涉嫌制造焦虑及民事欺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
完成所有任务后,中介给了记者200元报酬,并坦言他们的老板通过这种变相压价的方式,每个月都能赚不少钱,月入超50万元。
03 房东困境
面对中介的各种套路,房东们显得力不从心。
一个典型案例是杭州的一位房东,他的房子位于市中心,是个老破小,面积40多㎡。房东2022年就挂牌了,最早的挂牌价是185万。
随后,这套房子经历了6次降价:挂牌一个月后,降价5万变成180万;2023年年底降到了165万;2024年3月降到了140万;同月又降到了135万;去年年底降到132万;今年4月再降到了115万。
![]()
中介介绍,这套房子好几次都接近成交了,但和房东想要的总是差那么一点点,等到大半年后重新挂牌调整,价格其实都远远低于之前意向客户的报价。
3年降价6次,从185万到115万,却始终错失成交良机,这就是因为调价不及时,导致了买卖双方预期相差悬殊。
04 心理战术
中介为何能如此轻易地说服房东大幅降价?
其中一种常见的手段是制造假象,竞争买房。在门面人流量多的高峰期,中介往往雇傭一群人制造假象,在客户犹豫不决时,雇用人前来竞争买房,以便催促买房者立即下单。
另一种手段是控制房源,压价收購。一般情况下,中介会冒充购房者与业主谈判,说出各种毛病,让业主认为房子不好卖,最后以最低价卖给中介找来的炒家。
还有低價钓客户,高价骗业主的手段。中介在广告上做手脚,以低廉价格吸引买房者来看房,结果说已经售出,然后趁机推荐其他房源。
![]()
这些手段无一不是针对房东的心理弱点,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背景下,更容易让房东产生焦虑,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05 幡然醒悟
当一批批房东被迫“割肉”的同时,另一批房东开始选择“躺平”——下架房源,不卖了。
为什么房东的心态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分享两个案例。一套200万的房子,中介配合买家把价格最后砍到178万,双方已经坐在绿中介门店的签约室,房东对价格也认可了,虽然很痛苦。
最后居然因为中介费,没有签约。房东觉得买家占便宜了,应该给2%,中介和买家表示按照惯例双方各1%。
![]()
不到2万块,能让房东直接掀桌子走人,根本原因还是跌破心理所能承受的最低限度。后来得知,这套房子四年多前花240万买的。
另一个案例在南京河西南,800多万买到手的房子,现在要成交普遍打7折,还要白送个车位。
房东错过了几个买家,价格一降再降,原本已经接受540万的价格了,谁知道楼上突然杀出一家愿意以520万——整个小区历史最低价成交。
房东就和吃了苍蝇一样,随即将房子下架改出租,不卖了。
06 行业反思
中介行业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业内人士分析,年底中介行业一定会有地震,大面积关店,无责底薪缩水,绩效考核变严,逼经纪人离职,因为二手房会越来越难卖。
近期,上海链家即将执行的“房客分离”政策也反映了行业的问题。什么是房客分离?A只能维护房源,没有客户,B只能维护客户,没有房源维护,以前A也可以做B,B也可以做A。
为什么要这样改革?行业被玩坏了,信任已经不存在。现在的中介,就是忽悠房东降价的。买家不可能一夜之间多拿几十万,但是房东可以一个晚上降几十万。
![]()
不降就挑毛病,采光,楼层,户型,装修,再不降就编个故事,说小区另一家降价了。
专家指出,面对此类情况,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要求从业人员不得以“剧本”“虚假信息”蒙骗买卖双方;另一方面,应做好溯源工作,对交易过程、谈价环节保留音频、视频等证据佐证。
最后,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虚假交易行为严厉打击,形成有力震慑。
中介为了快速成交,不断玩弄价格游戏,而最终吃亏的,往往是那些信息不对称的普通房东。
法律人士指出,中介的这种“压价戏码”不仅关乎道德,更可能触犯法律。一些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
遗憾的是,当交易完成后,往往存在取证难、处理难等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