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正在一场无声的巨变中寻找新的平衡,有人看到危机,有人看到机遇。
“我看中了一套房子,比去年便宜了30万,该不该入手?”在一家房产中介门店里,王女士犹豫不决地问道。
她面临的困惑,正是当前许多潜在购房者的共同心态:一方面担心现在买房可能成为“高位接盘侠”,另一方面又害怕错过真正的“市场底部”。
![]()
随着房价持续调整,房地产市场正从“投机属性”转向“居住属性”,一场无声的典范转移正在发生。
01 市场真相:止跌回稳前夕,买房逻辑已变
经过多年的调整,房地产市场正在酝酿新的变化。
中金公司2025年11月的报告指出,为加速市场从“跌幅缓和”走向“止跌回稳”,各类供需结构调整政策正在推进。
中信证券的进一步分析支持了这一判断,他们预计2026年房地产企业可能进入资产负债表修复的关键一年,部分企业可能见到盈利长周期底部。
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买到就是赚到”的普涨时代已经结束,市场进入了分化阶段。
![]()
华泰证券研究员在2025年11月的报告中指出,我国房地产筑底已具备新房供给收缩、居民购买力边际改善等基础,但核心堵点是居民预期。
对购房者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抛弃过去那种盲目买房的思维,转向专业、精细化的购房策略。
02 市场分化:哑铃型结构下的机会与陷阱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再是齐涨齐跌的局面,而是会出现明显的结构分化。
华泰证券的2026年房地产策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房价呈现哑铃型分化走势”的观点。这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品质的房产表现将截然不同。
一端是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产。这些房产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完善,需求相对稳定,抗跌性强。
![]()
中信证券的研究也支持这一判断,他们建议关注在杭州、上海和成都等城市有布局的企业。
另一端则是供给过剩的蛋白区、蛋壳区。这些区域因供给量大、机能不足,价格有较大下跌压力,必须通过“有感降价”才能刺激成交量。
特别是非核心区的“老破小”与缺乏实用性的“度假型地产”,价值将面临显著修正。
03 残酷现实:房贷倒挂,高位接盘者的惨痛教训
房价下跌不仅影响资产账面价值,还可能导致实实在在的亏损。
近期备受关注的“房贷倒挂”现象,就是指随着房价下跌,房屋的市场价低于银行剩余房贷的情况。
《经济观察报》报道的一个案例很具代表性:杨清2019年底购入的一套一线城市核心区小两居,目前房贷尾款本金还剩230多万元,但房子的成交价预计只在220万元左右。
换句话说,她想卖掉房子,还需要自己补上十几万元的差额。
更极端的案例是深圳一位90后业主,2020年高位入手的学位房,贷款本息合计超650万元,如今市价仅剩360万元,不足贷款总额的一半。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警示我们,在房价下行期买房,尤其需要谨慎评估风险,避免陷入“负资产”困境。
04 明暗之间:2026年市场走向与关键指标
面对复杂市场,我们需要更专业地判断市场走向。
多家专业机构对2026年房地产市场表达了相对谨慎乐观的看法。中信证券预计,2026年商品房销售金额和面积将同比下降1.4%和2.2%,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8%——降幅较2025年均有收窄。
中金公司则设想了三种可能情景:中性情景下,2026年总住房交易量下降5.0%;积极情景下,政策超预期发力带动年内房价环比回升;悲观情景下,衍生风险发酵,“止跌回稳”需要更长时间。
![]()
对普通购房者来说,可以关注几个关键指标:一是土地市场热度,特别是核心城市的土地成交情况;二是二手房挂牌量变化;三是政策动向,特别是针对刚需群体的支持政策。
05 买方市场:议价时代来临的战略与技巧
随着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购房者的议价空间增大,策略也需要相应调整。
不要被特价房迷惑。有些开发商会推出少数特价房吸引购房者,但这些房子往往是一些问题房,完全不值这个价。
学会挑选性价比高的房子。内行人会关注尾房,有些开发商会把好房子留在尾盘,如果耐心淘,可能买到高性价比的房子。
理性看待配套承诺。新手一般问周围的配套规划,而行内人则会私下考察是否属实,深究“会不会有变数、有无文件下达、具体什么时候实现”等问题。
物业品质至关重要。内行人会问“物业公司是跟你们一起的还是外聘的?”最好选用物业公司归属于开发商的楼盘。
![]()
06 实用指南:今明两年买房的具体建议
基于市场分析和专业机构预测,我们对今明两年有购房计划的人提出以下建议:
对于刚需购房者,今明两年可能是难得的入手机会。市场整体处于底部区域,购房者议价空间较大,可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房产。
但切记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负债。要确保即使利率上升或收入下降,也能按时还款。
对于改善型购房者,应重点关注核心区域的优质房产。这些房产抗跌性更强,长期保值功能更好。
可考虑“卖旧换新”,先将非核心资产处置,再置换更具保值能力的优质资产。
对于投资型购房者,需要清醒认识到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已变。
华泰证券研究员指出,行业存在三大结构性机会:香港地产、商业地产与“好房子”房企。
普通住宅的投资价值大幅降低,需要更专业的眼光和更长的持有周期。
![]()
房地产市场就像一场大雨后的净化,投机的泡沫逐渐消退,真实的居住需求浮现。
对于今明两年计划买房的人来说,最关键的是回归住房的居住本质,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做出决策,而不再盲目追逐投资属性。
在这个市场转变期,“地点”与“产品机能” 将成为决定房产价值的关键因素。满足真实居住需求的房子,永远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