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 N6-甲基腺嘌呤(6mA)是表观遗传学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重要修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6mA 参与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核小体定位、 DNA 复制等过程,在压力应激、胚胎发育、细胞生理状态、植物生长发育、肿瘤细胞生长、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1-12】。解析真核生物 6mA 调控的分子机制,是深入理解其生物学功能的关键。
2025 年 5 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高珊教授 课题组在 Science Advances 杂志发表题为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 novo
methyltransferases for eukaryotic N
6
-methyladenine (6mA)的研究成果 。 这项研究以单细胞真核生物 - 嗜热 四膜虫为材料, 利用其 接合 生殖过程中无 6mA 的合子核发育为有 6mA 的子代新大核这一独特的时间窗口,鉴定了MT-A70家族蛋白AMT2AMT56mA从头甲基化酶,并揭示了两者6mA从头建立及细胞正常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
DNA 甲基化 的 完整动态调控 通路 包含建立和维持两个过程【13-15】。 高珊教授 团队前期 鉴定并刻画了单细胞真核生物特有的 6mA 甲基化酶 AMT1【16】, 揭示了其特异性偏好以 ApT 双核苷酸作为底物的特性。 团队 最新 研究发现 , AMT1 可以分别和 MT-A70 家族的其它两个蛋白 AMT6 和 AMT7 形成 两个独立的 复合体, 通过分别识别转录和复制的信号,共同实现 基因组特定区域 6mA 的维持甲基化【17-18】。但 6mA 从头甲基化如何建立,仍是一个有待解答的重要科学命题。
单细胞真核生物四膜虫具有独特的双元核型(同一个细胞里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和有性生殖过程(接合生殖)。 无性生殖期间, 6mA 只分布于大核,在小核中完全缺失。而有性生殖时期,作为基因储存库 的母代小 核生成配子核、并进一步受精形成合子核。其中,部分合子核发育为子代新大核。在 此 过程中,没有 6mA 的合子核发育成有 6mA 的新大核,会发生全基因组范围的从头甲基化,为寻找 6mA 从头甲基化 酶提供 了理想的窗口期(图1)。
![]()
图1.四膜虫是研究6mA从头甲基化的理想模式:在合子核发育为子代新大核的过程中,6mA完全从头建立。
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树构建, 结合 细胞学和遗传学验证, 高珊教授团队将四膜虫 MT-A70 蛋白家族 的 7 个 6mA 甲基化酶 候选 蛋白( AMT1-AMT7 )划分为不同的功能组 。如 前 所述, AMT1 分别与 AMT6 和 AMT7 协同作用,主要 执行 维持性甲基化酶的功能【17】。新近工作发现, AMT3 和 AMT4 分别 为 M ETTL14 和 M ETTL3 的同源蛋白,以 RNA 为底物催化形成 m6A 修饰 。目前 , 仅 有 AMT2 和 AMT5 的 功能未得到验证。
该 研究 发现, AMT2 和 AMT5 在有性生殖后期 显著 高表达 ,且 特异性分布在新大核中,和 6mA 从头甲基化发生的时间节点和位置都高度吻合(图2A-B)。 为 了 验证 二者 是否 具有 从头甲基化酶功能, 研究 团队构建了 AMT2 和 AMT5 单敲或双敲 的纯合株系。免疫荧光染色和 DNA 小分子质谱结果均显示, 敲除株系中 6mA 水平较野生型 显著 下降 ,降幅 约 为 80%(图2C)。 回补实验 表明 ,野生型 基因 回补可 有效 恢复 6mA 水平, 而 酶活关键 位点突变 的 回补 则 无法恢复,表明敲除 引起的 6mA 下降与甲基化酶活 性的 丢失直接相关(图2C)。
为了进一步 解析 敲除株系中 6mA 模式的变化,团队对流式分选 获得 的 子代 新大核进行了三代单分子实时测序( SMRT-CCS )(图2D)。结果 显示 , AMT2/AMT5 敲除 导致新大核中的 6mA 位点 显著 减少, 而 少量 残留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也 明显下降。 团队随后进一步筛选 出一组 不依赖于维持性甲基化酶 A MT1 的位点,发现这些位点 在敲除株系中 的 甲基化水平 几乎降至零。上述结果 以单碱基分辨 率 、 在 单分子水平上证明 了 AMT2 和 AMT5 对于新大核中 6mA 图谱的正确建立至关重要。
![]()
图2.AMT2和AMT5调控新大核中6mA的从头建立。(A)AMT2和AMT5在新大核发育时期高表达;(B)AMT2和AMT5定位在新大核;(C)AMT2/AMT5敲除导致新大核6mA水平下降,野生型AMT2/AMT5回补可使新大核中6mA水平恢复,突变回补不能使6mA水平恢复;(D)SMRT-CCS结果显示敲除株系中6mA位点数大量减少,甲基化水平显著下降;(E)敲除株系后代中AMT1蛋白水平相比野生型上调;(F)AMT2/AMT5敲除导致后代存活率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残留位点仍具有全甲基化(两条链上的 A 均 被甲基化) 和 在基因 5 ’ 端核小体连接 D NA 上 富集等 特征 ,符合维持性甲基化酶 AMT1 的催化 特 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 AMT1 在新大核发育时期高表达,并在这一时期特异性 定位 在新大核中。更为重要的是, AMT2 / AMT5 敲除细胞中的 AMT1 蛋白水平发生明显上调(图2E)。团队 此前 的体外酶活实验已 证明 , AMT1 能够以无甲基化 DNA 为底物进行从头甲基化【17-18】。以上结果表明, 在合子核发育为子代新大核的过程中, A MT1 可以 在 AMT2 和 AMT5 缺失 的情况下 部分代偿其功能, 发挥从头甲基化的作用 。 但 由于缺乏 从头甲基化酶 的 基础 性“铺垫” , A MT1 的催化位点数量有限 且甲基化效率低,从 而从 另一个侧面 强调了 AMT2 和 AMT5 的催化活性是新大核中 6mA 从头建立的关键和限速步骤。
敲除株系中 新大核 6mA 从头建立 的 破坏, 导致四 膜虫 有性 生 殖 过程 出现延迟 ,后代存活率也大幅下降(图2F)。 部分 可存活 后代在 重新 进入 无性 生殖 周期 后, 由于 AMT1 蛋白 水平的上调(图2E), 其 6mA 可 在整体水平上 恢复 到 与野生型 相当 ,但这些后代仍 出现 生长缓慢、提前性成熟等 异常 表型, 提示虽然 A MT1 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 6 mA 水平,但 从头 甲基化的 精确 建立对细胞生长发育 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基于以上结果,团队提出了 6mA 的调控通路 模型(图3): 在野生型四膜虫 中 ,无 6mA 的合子核发育为有 6mA 的新大核的过程中, 从头甲基化酶 AMT2 和 AMT5 将 未 甲基化的腺嘌呤 催化 为半甲基化,随后 由 维持性甲基化酶 AMT1 将其进一步转化为全甲基化 ; 进入 无性 生殖时期后, A MT1 的持续 高表达 确 保了 6mA 在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稳定遗传。 在 AMT2/AMT5 敲除 细胞中 , AMT1 同时 发挥 ( 较弱的 ) 从头甲基化酶 和维持性甲基化酶 活性, 仅能 在 极少数位点 添加 6mA 且 甲基化水平 显著偏低 ; 当细胞进入 无性 生殖时期后, AMT1 水平 的升高 使 大量未甲基化位点可以被甲基化, 但仍可能存在甲基化模式的 紊 乱 。
![]()
图3.野生型及AMT2/AMT5敲除株系中6mA的调控通路模型。
该研究 首次鉴定并刻画了真核生物中介导 6mA 添加的 从头 甲基转移酶, 揭示 了 6mA 修饰遵循建立–维持的 两步甲基化模式 。这一发现与经典的 5- 甲基胞嘧啶( 5mC )形成了有趣的对应关系:二者均识别回文序列( ApT 与 CpG ),以半保留的方式遗传,并依赖两步甲基化过程完成修饰。考虑到 6mA 主要存在于单细胞真核生物,而 5mC 广泛分布于多细胞生物, 该 研究从 DNA 甲基化的角度为理解真核生物的分化与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Science Advances同期发表由波兰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Matthias Bochtler教授为该 研究 撰写的题为
Introducing the
other
type of DNA methylation的聚焦评论。 Bochtler 教授肯定了该研究选择纤毛虫研究 DNA 甲基化的优势,提出了从头甲基化和维持甲基化过程对腺嘌呤和胞嘧啶上甲基化修饰的必要性。从 DNA 甲基化酶的组成讨论了四膜虫与高等真核生物的甲基化系统之间的显著相似性,并进一步讨论了纤毛虫为何会选择建立一种基于腺嘌呤甲基化的表观遗传统,以及 6mA 从头甲基化酶在高等真核生物中是否存在的可能性。
![]()
该研究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高珊 教授课题组 完成。 高珊教授课题组 的博士生程婷、张佳晨、李海程、刁静涵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 高珊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云南大学章文信副教授 , 高珊 教授课题组 博士生牛俊骅 , 日本基础生物学研究所 Kensuke Kataoka 副研究员 、 Takayuki Kawaguchi 博士 和 Jun- ichi Nakayama 教授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q4623
评论性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x6879
制版人:十一
参考文献
1. Fu, Y., Luo, G.-Z., Chen, K., Deng, X., Yu, M., Han, D., Hao, Z., Liu, J., Lu, X., Doré, Louis C., Weng, X., Ji, Q., Mets, L., and He, C., N 6 -methyldeoxyadenosine marks active transcription start sites in Chlamydomonas .Cell, 2015. 161(4): 879-892.
2. Greer, E.L., Blanco, M.A., Gu, L., Sendinc, E., Liu, J., Aristizábal-Corrales, D., Hsu, C.-H., Aravind, L., He, C., and Shi, Y., DNA methylation on N 6 -adenine in C. elegans .Cell, 2015. 161(4): 868-878.
3. Zhang, G., Huang, H., Liu, D., Cheng, Y., Liu, X., Zhang, W., Yin, R., Zhang, D., Zhang, P., Liu, J., Li, C., Liu, B., Luo, Y., Zhu, Y., Zhang, N., He, S., He, C., Wang, H., and Chen, D., N 6 -methyladenine DNA modification in Drosophila .Cell, 2015. 161(4): 893-906.
4. Beh, L.Y., Debelouchina, G.T., Clay, D.M., Thompson, R.E., Lindblad, K.A., Hutton, E.R., Bracht, J.R., Sebra, R.P., Muir, T.W., and Landweber, L.F., Identification of a DNA N6-adenine methyltransferase complex and its impact on chromatin organization.Cell,2019. 177(7): 1781-1796.
5. Zhang, S., Li, B., Du, K., Liang, T., Dai, M., Huang, W., Zhang, H., Ling, Y., and Zhang, H., Epigenetically modified N 6 -methyladenine inhibits DNA replication by human DNA polymerase iota.Biochimie, 2020. 168: 134-143.
6. Ma, C., Niu, R., Huang, T., Shao, L.-W., Peng, Y., Ding, W., Wang, Y., Jia, G., He, C., Li, C.-Y., He, A., and Liu, Y., N 6 -methyldeoxyadenine is a transgenerational epigenetic signal for mitochondrial stress adaptation.Nature Cell Biology, 2019. 21(3): 319-327.
7. Yao, B., Cheng, Y., Wang, Z., Li, Y., Chen, L., Huang, L., Zhang, W., Chen, D., Wu, H., Tang, B., and Jin, P., DNA N 6 -methyladenine is dynamically regulated in the mouse brain following environmental stress.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1): 1122.
8. Liu, J., Zhu, Y., Luo, G.-Z., Wang, X., Yue, Y., Wang, X., Zong, X., Chen, K., Yin, H., Fu, Y., Han, D., Wang, Y., Chen, D., and He, C., Abundant DNA 6mA methylation during early embryogenesis of zebrafish and pig.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 7(1): 13052.
Wu, T.P., Wang, T., Seetin, M.G., Lai, Y., Zhu, S., Lin, K., Liu, Y., Byrum, S.D., Mackintosh, 9. S.G., Zhong, M., Tackett, A., Wang, G., Hon, L.S., Fang, G., Swenberg, J.A., and Xiao, A.Z., DNA methylation on N 6 -adenine in mammalian embryonic stem cells.Nature, 2016. 532(7599): 329-333.
10. Liang, Z., Shen, L., Cui, X., Bao, S., Geng, Y., Yu, G., Liang, F., Xie, S., Lu, T., Gu, X., and Yu, H., DNA N 6 -adenine methyl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Developmental Cell, 2018. 45(3): 406-416.
11. Xie, Q., Wu, T.P., Gimple, R.C., Li, Z., Prager, B.C., Wu, Q., Yu, Y., Wang, P., Wang, Y., Gorkin, D.U., Zhang, C., Dowiak, A.V., Lin, K., Zeng, C., Sui, Y., Kim, L.J.Y., Miller, T.E., Jiang, L., Lee-Poturalski, C., Huang, Z., Fang, X., Zhai, K., Mack, S.C., Sander, M., Bao, S., Kerstetter-Fogle, A.E., Sloan, A.E., Xiao, A.Z., and Rich, J.N., N 6 -methyladenine DNA modification in glioblastoma.Cell, 2018. 175(5): 1228-1243.
12. Ma, C., Xue, T., Peng, Q., Zhang, J., Guan, J., Ding, W., Li, Y., Xia, P., Zhou, L., Zhao, T., Wang, S., Quan, L., Li, C.-Y., and Liu, Y., A novel N 6 -deoxyadenine methyltransferase METL-9 modulates C. elegans immunity via dichotomous mechanisms.Cell Research, 2023. 33(8): 628-639.
13. Stein, R., Gruenbaum, Y., Pollack, Y., Razin, A., and Cedar, H., Clonal inheritance of the pattern of DNA methylation in mouse cell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2. 79(1): 61-65.
14. Pedrali-Noy, G. and Weissbach, A., Mammalian DNA methyltransferases prefer poly(dI-dC) as substrat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86. 261(17): 7600-7602.
15. Okano, M., Bell, D.W., Haber, D.A., and Li, E., DNA methyltransferases Dnmt3a and Dnmt3b are essential for de novo methylation and mammalian development.Cell, 1999. 99(3): 247-257.
16. Wang, Y., Sheng, Y., Liu, Y., Zhang, W., Cheng, T., Duan, L., Pan, B., Qiao, Y., Liu, Y., and Gao, S., A distinct class of eukaryotic MT-A70 methyltransferases maintain symmetric DNA N 6 -adenine methylation at the ApT dinucleotides as an epigenetic mark associated with transcription.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9. 47(22): 11771-11789.
17. Wang, Y., Nan, B., Ye, F., Zhang, Z., Yang, W., Pan, B., Wei, F., Duan, L., Li, H., Niu, J., Ju, A., Liu, Y., Wang, D., Zhang, W., Liu, Y., and Gao, S., Dual modes of DNA N 6 -methyladenine maintenance by distinct methyltransferase complex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5. 122(3): e2413037121.
18. Sheng, Y., Wang, Y., Yang, W., Wang, X.Q., Lu, J., Pan, B., Nan, B., Liu, Y., Ye, F., Li, C., Song, J., Dou, Y., Gao, S., and Liu, Y., Semiconservative transmission of DNA N 6 -adenine methylation in a unicellular eukaryote.Genome Research, 2024. 34(5): 740-756.
(可上下滑动阅览)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近期直播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