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解读《关于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政府国资委、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委金融办(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到2030年,经济总量达到9万亿元左右。
六大行动,力推湖北经济能级大跨越
实现能级跨越,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湖北将从哪些方面着手?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介绍,一是加快投资扩量提质,实施万企万亿“智改数转”工程,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统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双轮驱动,推出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力争2027年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左右。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一体推进,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按照“用、售、租、融”四种方式,实现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
二是用好“两新”政策,持续提升养老托幼、教育医疗、家政便民、文体旅游等服务供给质量。打造繁荣火热的消费市场,持续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支持武汉打造国际消费重要城市,加快建设襄阳、宜昌等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持续擦亮“放心消费在湖北”品牌。
三是做强高质量企业雁阵。推进以乡情为纽带的楚商回乡、校友回归和返乡创业,力争每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0万户左右、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左右。
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路径,完善企业梯度支持政策。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资本合作、供应链协同等方式带动民营企业融合发展,用好中法生态城、中德产业园等合作平台,打造“投资中国·优选湖北”品牌。力争到2027年企业总数达到320万家左右、2030年达到400万家左右,构筑起更加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
四是全力打造中西部科技金融中心,深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加快打造创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基金群,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积极申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推进中碳登建设,探索发展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服务,加快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开展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更好开发农民个人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
五是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新兴领域技术标准研制,打造全国重要技术标准策源地。培育领军品牌集群,高水平打造“制造翘楚”“鱼米之乡”“世界光谷”等品牌,促进“51020”现代产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六是加快供应链扩面提效,加快实现“51020”现代产业集群供应链平台全覆盖。做强做优供应链物流、金融、科技创新、国际贸易数字化等4个功能型供应链平台。引导产业供应链平台接入功能型供应链平台,共享数据、信息、资金、政策等资源。力争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重点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省属企业创建高能级产控平台,科技金融提质升级
以提升发展能级为主线,湖北省国资国企实施实体化、市场化、证券化转型发展,截至3月底,14户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20.8%;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444.1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利润总额32.9亿元,同比增长99.4%。
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玉祥介绍,湖北国资国企已完成各类投资超3000亿元;新开工和续建亿元以上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超400个。湖北将实施省属企业战新产业燎原行动和未来产业培育行动,壮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光电子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及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6大未来产业,完成战新和未来产业投资3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支持省属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吸收合并等手段,推动内外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聚,打造高能级产控平台;出台支持省属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投资布局和孵化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的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
围绕“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资本市场募资做培育”金融工作职能,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朱华表示,湖北将综合运用“投、贷、保、债、担”等各类金融工具,分层匹配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推动科技金融提质升级。股权投资方面,建立“创投+产投”引导基金体系,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信贷方面,推广积分贷、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保险方面,支持高水平建设武汉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持续推出科技保险产品。担保方面,建立健全融资担保行业敢担愿担能担会担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担保机构服务科技创新能力。重塑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体系,实施资本市场建设“黄鹤凌云”计划,引导更多科技企业入板培育、转板升级、上市融资。
全面推开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出台配套金融产品,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努力让广大中小微企业依靠自身商业价值获得信用贷款。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优化“鄂融通”平台功能,推广“301”线上快贷模式。
消费提质扩容,培育湖北高端质量品牌
加快消费提质扩容、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是省委、省政府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重大举措。
湖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军介绍,将从消费供给、消费市场、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加大力度,扩大消费市场吸引力辐射力。
面对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将加快“展会+”“演艺+”“体育+”等融合业态发展,打造形成更多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的品质消费集聚区。支持企业研发数智诊疗、家用机器人和新一代低空飞行器等前沿消费产品,促进“人工智能+消费”深度融合。
突出“购在中国·乐购湖北”主题,省市县联动开展各类品牌促销活动,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县乡村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县域消费市场。推动汉口北、孝感首衡城等大型市场转型发展,努力成为网购货源中心、时尚消费体验中心和跨境电商聚集中心。
进一步健全商务信用体系,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加强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勤表示,湖北将推动“万千百”质量提升行动。每年推动1万家中小微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支持1000家规上企业导入先进管理模式,培育100家质量品牌标杆企业。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项目80个,形成质量提升共同体。协同实施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和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系列行动,助力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争取质量强省建设2025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35年进入全国前列,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聚焦“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持续培育湖北高端质量品牌,打造“匠心湖北、质赢未来”竞争新优势,为湖北省支点建设实现能级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县域产业升级
返乡创业是“能级跨越战略”的微观实践之一,有利于带动县域产业的升级、就业的扩容和消费的提振。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曾德云介绍,为形成“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强县域”的良性循环,湖北将构建返乡创业数据库,根据返乡人员技能特长、创业意向,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主导产业,推介合适的创业项目,确保返乡人员“回得来、留得住、创得成”。
县域经济强的核心是产业强。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将从多个维度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在生产领域,支持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精深等;在服务领域,支持发展代耕代种、农村电商、物流运输等;在三产融合领域,支持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民宿康养等新业态,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县域产业格局。
另外,重点打造三类平台:一是创建实体园区,包括“县级的产业集聚区、乡镇的小微孵化园、村级的家庭工坊”;二是搭建数字平台,开设“云上创业集市”,联动电商平台设立返乡创业产品专区;三是培育创业生态圈,支持各类平台型企业提升创业带动功能,为返乡人员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和良好的创业机遇。
创业成功的关键是在人才。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将统筹“高素质农民”“头雁”“领军人才”等培训项目,每年培训创业人才2.6万人以上、农村创业带头人900人以上。推行“导师团+土专家”等指导模式,以全生命周期支持,提升创业的成功率。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还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将推进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向返乡创业项目倾斜,协调金融机构提高返乡创业企业和个人贷款额度、授信额度。加快推进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的改革试点。鼓励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返乡创业项目。
通过政策“组合拳”,真正让返乡人员感受到“创业有支持、生活有保障、社会有地位”,努力实现“人才回乡、资金回流、智力回哺”。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刘定文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
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